关于谦让的古诗词( 二 )


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 。
一只梨的大小,虽然是微屑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重要或者并不下于一个公分员之心理盘算简、荐、委 。
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 。
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 。
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末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谦让做为一种仪式,并不是坏事,像天主教会选任主教时所举行的仪式就满有趣 。
就职的主教照例的当众谦逊三回,口说“noloepiscopari”意即“我不要当主教”,然后照例的敦促三回终于勉为其难了 。
我觉得这样的仪式比宣誓就职之后再打通电声明固辞不获要好得多 。
谦让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的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 。
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的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 。
我每次从公共汽车售票处杀进杀出,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 。
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处处讲求竞争的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 。
主张谦让的人说“谦虚忍让不仅是修养好更是大智慧 。
”反对谦让的人说“谦让早就过时了 。
弱肉强食,竞争就该当仁不让 。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类似谦让的事情在你我身边似乎已很难发生了 。
无论是乘车、购物、排队、买票,还是与人合作、相处,优先考虑个人利益不仅是人性使然,也是现实生活所激发出的人生存的本能 。
梁实秋曾在一文中写道:“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 。
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 。
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 。
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未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 。
”难道谦让真的过时了吗?当然没有 。
谦让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 。
我们需要谦让精神,这个时代也呼唤谦让精神,今天,谦让不过时 。
清朝时,有一大户人家想垒一道院墙把自己与邻居家隔开 。
为墙基的位置,两家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
大户人家虽财大气粗却因不如邻家子孙繁盛而吃了眼前亏,深感面子不保,马上给在京城做大官的儿子写家书一封,细述了家中烦恼,要求儿子快返乡想办法整治邻居一下,为家族捞回面子 。
这位在京高官见信后迅速给家中回了一封急信,信中语重心长地说明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并在信尾文采飞扬地写了四句话...
求古代有关谦让的事例所谓谦让,谦虚忍让是也,此一例子可证其也,例一、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拳王乔路易在拳坛所向无敌 。
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开车出游,途中,因前方出现异常情况,他不得不紧急刹车 。
不料后面的车因尾随太紧两辆车有了一点轻微碰撞 。
后面的司机怒气冲冲地跳下车来,嫌他刹车太急,继而又大骂乔路易驾驶技术有问题,并挥动双拳,大有想把对方打个稀巴烂的架式 。
乔路易自始至终除了道歉的话外再无一语,直到那个司机骂得没趣了,扬长而去 。
乔路易的朋友事后不解地问他:“那人如此无理取闹,你为什么不好好揍他一顿?”乔路易听后认真地说:“如果有人侮辱了帕瓦罗蒂,帕瓦罗蒂是否应为对方高歌一曲呢?”看了之后我的感想就是:身为拳王,能做到如此,可算为谦让的楷模了 。
例二、 选个最近的吧 。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
一日,非洲肯尼亚的小村落来了一位从美国回来看看他父亲的故乡的年轻人 。
他刚到村口,就看见一群族人拿着长矛,在那里激烈地谈论着 。
上前一问,原来是要和另外一个部落打仗 。
年轻人不解地问其原因,一位族人气愤地说道:“那个村子的人老和我们抢地盘,抢走我们的果实和庄稼 。
我们之间的争执已经很久了 。
每一次都要大动干戈地打上一回 。
”这位年轻人摇摇头,向族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去和邻村的人谈判 。
族里的人虽然想抢回自己的土地,但更加希望和平,于是便让年轻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