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希望的古诗词

看到希望的古诗词

形容人在绝境中看到希望的古诗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诗歌简介:《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 。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
其诗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
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
...
比喻在困难中看到希望的诗句1、两汉·曹操《龟虽寿》展开全部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2、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3、唐·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4、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5、宋·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形容人生转折的诗词,看到希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解读]在沉船旁边又有千万只船驶过,枯树前面又有千万棵绿树在茁壮成长 。
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遇 。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诗赠刘禹锡,为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鸣不平,刘禹锡写诗作答 。
虽然也感叹自己遭遇不幸,埋没一生,自比“沉舟”、“病树”;但又相当达观,看到的是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自己并不感到颓唐 。
诗句形象生动,比喻新颖,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
至今仍被人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
千帆过:船只来来往往很多 。
万木春:万木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解读]苍茫的沙漠中,升起一缕孤单的狼烟,直立而上;长长的黄河上,映照着将落的太阳,又红又圆 。
诗句将塞外奇特的风光,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如在眼前 。
“直”、“圆”二字传神,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巧妙地表现了诗人的亲切感受 。
诗人把自己只身赴边的孤寂的情绪溶化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 。
近代王国维称这两句诗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
大漠:沙漠 。
孤烟:指狼烟 。
烧狼粪的烟,直上而且不散开,容易看得见,古代用来做军事报警 。
直:孤烟高而不散的样子 。
长河:指黄河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解读] 平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秋枯春荣 。
无情的野火哪能烧尽,温暖的春风又使它发芽滋生 。
前两句写出了野草一枯一荣的自然规律,后两句写出野草绵延繁荣的具体形象,热情赞颂了野草虽备受摧残,但枯后复荣,顽强坚韧的生命力 。
现常比喻革命的力量是阻挡不住,扼杀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