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四季如何写?( 二 )


最难忘 , 春天的精神盛宴——赶庙会 。一年仅有的一次最大型、最热闹的庆典活动 。农家的精神活动 , 和城市不同 , 明星大腕们 , 没油水可捞的穷乡僻壤 , 基本是不去的 。所以对仅有的一年一次的庙会 , 上至七八十岁的公公婆婆 , 下至嬉戏玩耍的三岁孩童 , 没很特殊的情况 , 都会拣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 , 起个大早 , 拖家带口、呼朋唤友地去赶庙会 。庙会的内容丰富多彩 , 有杂耍的、唱戏的、卖稀罕猜谜的、打卦算命的??等等 , 不一而足 , 当然还有琳琅满目的各类衣袜鞋帽、生活零碎??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 都可以在庙会上找到自己的最爱 。老人们喜欢长坐听曲 , 小伙子们喜欢游戏杂耍 , 姑娘们则更喜欢穿梭于各类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服装小店 , 使孩子垂涎的当然是那各种各样的小吃、小玩了 。倒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 , 则兼顾着全家人的爱好 , 陪着老人看戏的同时 , 心里不时嘀咕着 , 贪玩的孩子怎么半天还没回来?
过完了庙会 , 随着布谷鸟的声声催促 , 农忙的季节也就慢慢来临了 。先是把经年的镰刀、长叉等农具拿出来 , 拂去表面的蛛网尘迹 , 该修的修 , 该磨的磨 , 如打仗一般 , 把镰刀擦得蹭亮 。六月份左右是村人最苦最累 , 最忙碌的日子 。记忆中家家户户农忙的时候 , 几乎都是天不亮就起床 , 踩着露水 , 一镰一镰地把熟透的麦子横放在地上 。再一把一把捧起来 , 像抱着熟睡的孩子 , 运送到打场的地方 。那时候 , 没有现代化的大型机械 , 唯一比较先进些的 , 不过是那些转一圈 , 嘎吱嘎吱响三响的牛车 。这时候 , 谁家有牛 , 就大大的派上用场了 。乡里乡亲之间 , 农具可以公用 , 牛车也不例外 , 这个时候的牛 , 一定要吃好喝好 , 不然 , 今天张三家 , 明天李四家 , 拉不完的车 , 耕不完的地 , 如此大的劳动强度 , 很难支撑下来 。倒是现在 , 农村和城市的差距 , 虽然仍旧很大 , 但是也在慢慢地缩短 , 农人的生活 , 也没了往日那种暗无天日般的辛苦 , 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 , 慢慢地走进田间地头 , 劳碌了一辈子的老把式们 , 看着喝油的“牛” , 喜笑颜开的同时 , 却也暗暗有股英雄失去用武之地的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