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教案怎么写?( 九 )


3、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 。
教学准备:
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 。
2、调查生活中破坏环境的普遍现象 。
3、生态环境被人类破坏的图片和一些事例 。
4、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
教学步骤:
一、课前的一些观察:
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教师拿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照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
三、播放录像(人类自己造成的灾难,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是由于我们的围湖造田,乱砍乱伐) 。
四、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
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
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
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
八、小采访人员的调查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
九、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
3、教师小结 。
十、总结延伸
1、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环境保护 。
2、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
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
第九课
“游动”的蒙古包—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目的:
1、认识和理解游牧民的生活方式 。
2、引导学生阅读典型案例,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间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名称 。
二、新课活动:
1、游牧民的生活方式:你了解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吗?指名说 。
2、教师讲述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丧葬、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
衣服:男女都穿身宽袖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 。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或束红、黄色头巾;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蓝色布缠头 。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