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的教学方法( 二 )


(五)以写促悟 所谓“以写促悟”是指教师在授完整首诗歌的时候,给一定的时间或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以散文或者以现代诗的方式写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而且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
实践证明,这样的写作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诗歌主旨,更深入地感悟到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也大有裨益 。
(六)以唱促记 学习古诗应要熟读成诵,但如何让学生愿意背且背得快呢?在教学实践中发掘出了以唱促记的方法,就是用唱的方法记住诗歌 。
古代诗人作诗词本就是吟咏而成的,郭沫若就说过:“中国的旧时对于古诗词本来有朗吟的办法,那是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 。
”在农村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孩子们只有在课堂上才讲普通话,课外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家乡语,还喜欢用家乡语...
备课初中一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的教案 教案示例一 重点:朗读与背诵 难点:体会名句的意蕴,学习鉴赏名句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归园田居》 1.简要介绍陶渊明,晋代诗人,田园诗歌的开创者 。
侧重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 。
2.听读,点拨“秽”、“荷”等字的读音,学生朗读 。
3.理解诗意: (1)“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么? (2)请想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写出的情景 。
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
(前2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后2句优美的月色描写表现出作者不以为然,反而享受着这劳作之趣 。
) (3)末句点明主旨,“但使愿无违”的“愿”是什么,陶渊明有怎样的愿望? (不愿同流合污,为了能保持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
) 4.总结:此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满足遁世思想 。
用语平淡自然,朴素如口语,不见丝毫修饰,但平常中富于情趣,夜色柔和优美,意境醇美 。
“带月荷锄归”一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归耕图” 。
5.朗读并背诵 。
二、学习《过故人庄》 1.齐背孟浩然的《春晓》导入,简介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
2.听读,点拨“黍”、“圃”、“轩”的读音,学生朗读(点拨五言绝句的节奏,着重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 。
) 3.理解诗意: (1) 首句交代了什么? (朋友情真意切,盛情款待) (2) 故人村庄的景色是怎样的?请想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怎样的景色,并口头进行描述 。
有人说,这两句写景写得很成功,你能说说它的成功之处吗? (景色开阔,清幽恬静 。
)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句写什么? (对窗赏景,把酒闲谈 。
(4)最后两句写出作者什么感情? (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与朋友感情融洽,相约再聚 。
) 4.总结:此诗写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表现了闲适恬淡的情趣 。
体现了他悠然闲适的诗风 。
是诗人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作 。
5.朗读并背诵 。
第二课时 一、学习《钱塘湖春行》 1.孟浩然笔下的故人庄是世外桃源,而在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又是怎样一种美丽呢? 2.听读,点拨“堤”字的读音及七言诗句的节奏,朗读 3.理解诗意 (1)从诗中看,作者是怎样游览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 (骑马绕湖游玩,从孤山寺到贾公亭再到白沙堤 。
) (2) 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美? (写莺燕花草,既有动物,又有植物 。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
) 哪些词语写出了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特征?从所写的景物来看,诗中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水:初平——刚涨 莺燕:几处、早莺、暖树、谁家、新燕、春泥 。
——刚回来,鸟儿不多,春寒料峭,寻找向阳之树以驱寒 。
花草:渐欲、才能 。
——刚长起来 。
描绘早春之景 。
) (诗贵含蓄,意在言外,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空间:西湖景色如此美,作者最爱的白沙堤就更不用说 。
) (3)如何理解“水面初平云脚低”?(见书) 4.总结:此诗写作者早春骑马游览西湖,描绘了西湖美好的春色,表现作者的喜爱之情 。
5.朗读并背诵 二、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1.简介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 。
2.朗读 3.理解诗意 (1)首2句表现了主人怎么样的品德情趣? (主人勤劳好洁,清静脱俗) (2)末2句写景妙在哪里?写出了山水怎么样的特点? (“护、绕”写出溪水温柔多情,曲折多姿,“排、送”写出青山山势若奔,翠色欲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