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管理》读后感怎么写?( 八 )


“对于管理者来说,团队效率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方式是:让员工的能力不断增强,能够做更多的事情,然后管理者去做更高端(更有比较优势)的事情 。”
看完本书以及跟朋友和同事的交流之后我觉得这一点是需要去改善的,去做一些管理和决策上的事情,关注更高端(着眼未来),而不是仅仅盯着社交这一个部分去做 。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是速读,快速的浏览了下大概的内容,速读的时候看到态度改变的部分让我想到了《秘密》这本书,《秘密》主要强调的是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完成某个事情,就想象自己可以完成它,能够完成它,久而久之可能自己都会开始默默的进行转变,朝着自己想象的那个方向靠拢 。

《逆向管理》读后感怎么写?


参加读书会,第一周读了《逆向管理》这本书,本书提出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思维的新思想,先行动在思考,转变是由外而内的 。
我们传统的观点认为改变是由内而外的三思而后行,想清楚了在行动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思考并不是改变之初需要做的事先思反而是在设置障碍,我们的思考是基于过去的行为结果而做出判断的,他不会把我们领向一个新的领域 。而改变想法的唯一办法就是做一些之前没做过的事,通过这些新鲜事改变我们对过去自己的认知,并把这些认知内化为真实的自己,那么改变便发生了所以你看改变是由外而内的 。
那么如何实现改变呢?作者提出三步走重新定义你的工作,扩大你的人际关系网络多角度审视自己 。这三方面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帮助你实现改变 。
那改变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瞬间顿悟,从此便走上了康庄大道?NO!像历史螺旋进步式改变?NO!它是如心电图般波浪式起伏最终引向成功的改变的 。也就是说,这一阶段是痛苦的是混乱的、会有反复、也会有迷茫 。并且,最终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再是我们最初的目标,我们在行动中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改变目标,因此一个新的自己会给我们带来比预期更多的惊喜 。
读到这里我放下了一个执念,对目标的经常性怀疑和否定,也许目标并不是最主要的,努力的过程,得到的收获,才更有意义
过程具体分为五个阶段,对号入座,遇到的时候就不会太迷茫 。
阶段一:发现差异即发现你和你要成为的那个人之间的差距 。在这里作者提出了“胡萝卜加大棒”理论 。什么是大棒?你遇到的促使前进挫折,胡萝卜?吊着你的那颗渴望进步、不安分的野心 。加在一起,变会促发改变 。
阶段二:只加不减,增加新任务但不会放弃旧的工作 。
阶段三混乱迷茫,遇到挫折 。即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新旧角色转换或行为方式上,感到精疲力尽 。受到周围人的不解和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