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天景古诗词( 四 )


” [编辑本段]孟浩然诗《春晓》 原文 孟浩然《春晓》春晓(1)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2)晓,处处闻啼鸟(3) 。
夜来(4)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清晨 。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
(4)夜来:夜里 。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
赏析 孟浩然《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
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 。
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
作者简介 作者孟浩然 (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 。
本名浩,字浩然 。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
世称"王孟" 。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
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
他和王维交谊甚笃 。
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 。
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 。
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
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
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 。
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 。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 。
不久,仍返故居 。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 。
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 。
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 。
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
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
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
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 。
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 。
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 。
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 。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 。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
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
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
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