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全集哪个版本好( 二 )


其次,这是一部优美生动的关于苏轼传记的“信史”,是说书中叙述的种种事件,皆有史料依据,绝不凭空编造 。
尤其是书中大量引用苏轼自己的文学作品作为证据,这种第一手材料的运用为该著奠定了真实性的基础 。
即使有些故事出自宋人笔记,未必十分可靠,但这类产生于同时代的遗闻逸事,却仍然保留着真实的时代风气和风俗习惯,在不完全真实的材料中隐含着相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
说它“优美生动”,是说传记作者文笔优雅、流畅,对于苏轼所经历的一切,皆以艺术化的语言,通过对传主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关系、人物之间的对白、传主和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等的描绘与分析,将传主写“活”,使其形象丰满 。
上述两个方面,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既“坚持无一事无来历”,又“不主张无一字无来历”,也就是说,在追求某一事件、情节之时、地、人真实性的同时,允许作一些合乎情理的想象与推演(见《后记》) 。
这或者也可以说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吧,对于传记作品而言,这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
唯其如此,人物传记才能既不失其“真”,给读者以历史的直感,不会变成历史小说或所谓的“戏说”;又能让读者在“感受历史”的心境中看到富于生命活力的人物形象,得到美的享受,而不是干枯的历史资料的排列和堆积 。
比如,苏轼在黄州时期的生活,内容丰富,可供选择的素材很多,也是本书重点叙述的部分之一,作者截取传主生活中那些最有意义的片段,将其描写得十分精彩,此不妨留待读者诸君参看,这里单说苏轼在密州任所的一段生活吧 。
过去某些著作只讲苏轼在密州如何勤政爱民、为民请命,如何带领百姓灭蝗、抗旱,又创作了多少重要作品等,虽然符合史实,却总觉得只是史料而已 。
本书自然也写到这些,但除此之外,作者还写了苏轼请任密州的因由;密州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生活状况与杭州的巨大反差;苏轼心境的落寞乃至沮丧;他又如何重读《庄子》,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心态面对并接纳密州的生活;还谈到他的创作尤其是词作怎样迈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等等 。
作者依托史料将这些故事串连起来,虽然文字不多,篇幅不长,读者却不仅从中认识了历史,而且也透过时间的长廊,感知到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的存在,体察到传主人生阶段上又一次重要的转折与变化 。
看来,传记作者的创作原则确实收到了颇佳的效果 。
第三,传记著作不仅要叙说历史,重现那尘封雾蒙的往事与人物,使之活灵活...
苏轼的诗词,越多越好,来者不拒 浣溪纱 苏轼 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
行香子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
水天清、影湛波平 。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
算当年、虚老严陵 。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
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 。
黄童白叟聚瞧盱 。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 。
归家说与采桑姑 。
蝶恋花①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醉翁操 苏 轼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 。
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 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 》,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 者以为绝伦。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 合。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 。
虽 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的,非天成也 。
后三十余年,翁既捐 馆舍,遵亦没久矣 。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 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 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