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东坡赤壁留下的诗词

苏轼在东坡赤壁留下的诗词

苏东坡被贬后,在哪几个地方留下较多的诗词?对哪几个地方的影响比...展开全部赤壁怀古 - 【原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赤壁怀古 - 【译诗】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赤壁怀古 - 【作者小传】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 。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苏轼中进士 。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 。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
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 。
宋哲宗元佑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 。
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贵州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 。
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饥苦,办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位全才,不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诗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 。
此外在书画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 。
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 。
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
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
苏轼继《江城子·密州出猎》之后,在黄州又创作了豪放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
尽管苏轼豪放风格的词作仅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但“豪放”却是苏词的主体风格 。
有关苏轼乐观的事例及诗句展开全部 1、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送命后被贬黄州后,一次正好出行遇雨,一行人被雨淋得很狼狈,唯有苏轼发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感慨,这不仅是遇雨的感受,更是经历无数人生挫折与磨难后的感悟,是一种对人生超然的乐观 。
诗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释义: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作了这首词 。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