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东坡赤壁留下的诗词( 三 )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时见 一作:谁见)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译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时见 一作:谁见)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 。
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是无人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 。
它不断于寒冷的树枝间逡巡,然而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 。
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 。
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 。
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 。
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 。
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 。
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 。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
赏析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涛尽…”这首词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段红色山崖 。
“怀古”,是古人写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 。
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
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 。
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 。
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 。
苏轼望着波涛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