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伤感诗词( 五 )


最后一句写黛玉不忍心践踏落花,同时也暗含其他人却在落花上走过的意思 。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第三节又转回写景 。
柳叶和榆荚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芳菲,却不管桃花的飘零,李花的纷飞,等到来年春回大地...
关于夜的散文展开全部散文 夜 -------------------------------------------------------------------------------- 夕阳作别了最后一抹晚霞,劳累了一天之后,此刻是那么渴望安宁和休眠 。
工厂内的机器依然不停地运转着、轰鸣着,它们的身体散发着大量的热,和着一成不变的喘息在继续着它们的使命 。
起初,我是那么憎恶这些机器喷发出的热浪和轰鸣,耳膜都快要被震破了,逐渐地,我适应了一切,而且深知如果它们停止了轰鸣和嘶叫将意味着什么 。
一人静坐许久,思绪竟飞到了童年时乡村的夜晚 。
乡村的夜静谧安详,那时还没有电灯,家家屋子里都点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一家人借着微弱的光亮吃饭,饭后男人们蹲在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大烟斗上忽明忽暗的光亮仿佛就代表着一种存在和生活 。
女人和孩子们围坐在油灯下,女人飞针引线忙着女工,一家人的穿戴鞋帽全部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 。
孩子们拿出功课,专心致志完成作业 。
这样的场景在那时的农村属于一种常规,但在我家却看不到如此完整的面画,我家没有抽旱烟的男主角,老爸偶尔回家,他也不抽旱烟 。
留在我记忆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胡大叔一家,他家的孩子很多,大的已经结婚生子了,小的却正在学走路 。
其实那时的我是非常害怕胡大叔的,他一副高大魁梧的身板,脸上整天挂着一副冷漠,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从来没见他笑过,对了,他有一脸浓密的络腮胡子,害怕他的主要原因也许就在于此吧 。
他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劳力,力气大、点子多,而且那么精通庄稼活,以至于在我的印象中,什么时候该种什么、该收什么、或什么时候什么作物该浇水了,都由他说了算,无论村里要干什么,他都是大家约定俗成认定的领头羊 。
也许是受遗传的影响,他家的孩子个个出类拔萃,他家的五女子和我同岁,我们一同上学放学,回家吃完饭写完作业还要在一起玩耍,她竟然在整个夏天里都不穿鞋,她的脚底有一层厚厚的硬茧,甚至可以抵挡秋收后的麦茬,看她在麦茬地里健步如飞,令我好生羡慕 。
现在想想,她并不是有意不穿鞋,而是家里孩子多没鞋穿 。
每次去找五女,我总是躲过胡大叔,真不明白那时的我怎么那么胆小,无端的怕长着络腮胡子的胡大叔 。
五女见我来找她,飞也似的从屋里跑出来 。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尤其是在农村,我们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少快乐 。
我们没有一件像样的玩具,但我们却玩得那么开心,甚至常常忘乎所以,夜深人静了才被家长严厉地斥责回去 。
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夏夜和冬夜 。
夏夜,池塘里蛙声一片,我们几个小捣蛋围住池塘赶青蛙,总有那些未经世事的青蛙会惊慌失措地被我们赶出池塘,变成我们一晚上快乐的种子,我们恶作剧地用木棍挑它,逗弄它,见它一副默然忍受的样子,不叫也不反抗,这更加激起了我们的兴趣,不知是谁嫌不过瘾,竟然用石头砸伤了它,于是那只可怜的青蛙鼓起腮下硕大的白色皮囊,张着大嘴向着夜空发出哀怨的鸣叫,于是人群中有人说:“它在告天呢,天要打雷了!雷神要惩罚的 。
”吓得我们一脸惊恐,作鸟兽状一哄而散了,那晚的梦境中就不断出现被雷神惩罚的情景:双手被击! 冬夜漫漫,但我们丝毫也顾忌不到它的漫长和寒冷,吃过晚饭就呼朋唤友一溜烟跑到大涝坝里去滑冰,那里已经有许多比我们还早的孩子们了,冰面上也早已被滑出了一道道光滑流畅的滑道,惊险的尖叫声和欢乐的笑声汇成一片,冲破了冬夜的寒冷,我们尽情地玩耍,男孩们赶陀螺,女孩们围在旁边帮他们计算时间,看谁的陀螺转的时间最长 。
陀螺转够了,我们就搬来砖块瓦片当滑板,一人坐在上面,另一人推着疯跑,冰面上到处都是飞速而驰的人,谁碰了谁,或是谁被碰了,我们都无暇仔细深究,我们的注意力都在飞速滑行或旋转的欢乐上 。
冰面上到处都是石头瓦片,大人们嘴上骂着、吓唬着我们,但他们并不真的生气,负责任地拣掉石块,因为这些冰面到了数九寒天,涝坝里的水用完了,人们要采冰回去化成水饮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