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的考点( 三 )


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 。
直到今天,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
宋词也叫词,著名的关于宋词的书有:《宋词三百首》等等 。
[1]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柳永(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人们说的“苏辛”指的是苏轼和辛弃疾 。
“曲子词”源自民间,俚俗粗鄙乃是其天然倾向 。
由于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词”被重新发现,词源于民间 宋词-狄少英书法作品(6张)俗文学的观点已得到广泛承认 。
隋唐之际发生、形成的曲子词,原是配合一种全新的音乐--“燕乐”歌唱的 。
“燕”通“宴”,燕乐即酒宴间流行的助兴音乐,演奏和歌唱者皆为文化素质不高的下层乐工、歌妓 。
且燕乐曲调之来源,主要途径有二:一是来自边地或外域的少数民族 。
唐时西域音乐大量流入...
我国历史上诗词曲出现的先后顺序1.最开始是先秦的诗歌,代表作是《诗经》;2.继《诗经》之后,屈原的《楚辞》又把诗歌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和阶段;3.然后到汉朝的乐府民歌,再到唐诗,接着是从唐诗发展而来宋词;4.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曲;5.还有就是近代诗,它是从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新诗的过渡 。
...
中国的诗词曲赋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
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 。
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 。
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 。
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史而弥新 。
诗词曲五首韵脚是什么 诗: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 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 。
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 。
这便是诗的起源 。
它源于宗教 。
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 。
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 。
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 。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 。
”所以我们说,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 。
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 。
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 。
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
在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 。
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 。
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科学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散发出智慧光彩都有诗的踪影 。
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 。
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 。
中外历代诗论对诗的本质有两种很著名人的界说:一是“诗如画”,二是“诗父音乐同质” 。
这两种界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合理性,因而当时影响较大 。
但是事实上,这两种界定法却缺乏科学性 。
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 。
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 。
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 。
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 。
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 。
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
词: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
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 。
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 。
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 。
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 。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