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友谊的诗词100 首( 七 )


-(印度)释迦牟尼 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波斯)萨迪 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以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 。
-(罗马)西塞罗 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 -(英)莎士比亚 那此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
-(希腊)伊索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仅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 。
-(意)卜伽丘 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 -(英)拜伦 你若聪明,莫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和你的敌人交情深厚 。
-(波斯)萨迪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
-(黎)纪伯伦 患难识朋友。
-(苏)列宁 在快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
-(英)柯林斯 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 。
-(希腊)伊索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 。
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
-(希腊)苏拉格底 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 。
-(美)富兰格林 朋友是抵抗忧愁、不愉快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 。
-《五卷书》 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 。
-查理士 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
关于友谊的100首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1], 遍插茱萸少一人[2] 。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 。
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 。
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 。
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 。
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 。
“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 。
“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 。
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 。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 。
“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
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
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 。
《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 。
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
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 。
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 。
“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 。
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 。
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 。
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 。
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 。
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 。
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 。
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 。
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 。
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
[1]登高:传说晋人桓景从仙人费长房学道,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
桓景依言登高,果然避免了灾祸 。
后遂以九日登高为习俗 。
[2]茱萸(yu予):一名越椒,又称吴萸,芳香植物 。
古人以九月九日为上九,又叫重阳节 。
这时茱萸之实气味香浓,色赤似椒子,相传折来插在头上可以避秽恶之气和抵御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