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把诗词运用到作文中( 六 )


浅谈如何使中学生作文得高分好的开头和结尾 , 对文章的成败至关重要 , 特别是在中考作文中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
一、西晋文学家陆机说:“立片言以居要 , 乃一篇之警策 。
”这充分说明了开头的重要性 。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 , 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 。
1.运用题记 , 总括中心 。
题记可以拉近话题与内容之间的距离 , 表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独到看法 , 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 。
可引用经典诗词名言 , 也可将文中最能体现中心的语句提出来运用 。
2.开门见山 , 简洁明了 。
这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 , 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 , 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角色 。
如朱自清的《背影》 。
?3.设置悬念 , 引起下文 。
设置悬念 , 或用设问、疑问破题 , 引起叙述或议论 。
4.描写环境 , 渲染氛围 。
描写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 , 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
如《变色龙》开头的环境描写 。
5.言语入手 , 先声夺人 。
开篇先用语言或心理活动等起笔 , 然后再写人物及事件...
关于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古文的议论文展开全部 参考: 常常听到一种说法 , 我们是“现代人”就应该学习现代文 , 现代语文教育应当着眼于“现实运用” , 文言已经不用 , 至少是几百年前的书面语 , 是一种落后的甚至是陈腐语言 , 现代人何必再去学 , 再学说不定会受到拘囿、禁锢甚至毒害 , 也无益于应用 。
这里面潜藏着一种简单的认知逻辑:白话等于“现代”、“进步”、“民主”、“自由” , 文言等于“非现代”、“落后”、“陈腐”、“封闭”、“禁锢” 。
包含着一种简单的实践逻辑:现代生活应用用什么 , 就直接学习什么 , 现代生活不直接应用 , 干脆就可以摒弃不学 。
其实 , 对文言和白话这种简单的认知逻辑 ,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存在过 , 我们还是细细听听“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先生是如何说的吧:“古学诚不能无病 , 现代人也决不能单看古书 , 这何消说 , 但一见古书 , 便视为毒品 , 未免有点晒不得太阳吹不得野风的嫌疑 。
现代人贵能通古今 , 难道专看什么斯基译作 , 读洋书、说洋话、打洋嚏、撒洋污 。
《史记》、《汉书》不曾寓目 , 《诗经》、《左传》一概不识 , 不也是中洋毒吗?” 文言诗文中 , 有糟粕 , 也有精华 , 正像白话中有语言垃圾 , 也有语言珠玉一样 。
对于中小学课本来说 , 宜古今兼选 , 不可偏执一端 , 或偏古失今 , 或偏今失古 , 关键是编写教材者选择、取舍得当 。
“古者则幽深淡远之旨 , 今者则得亲切逼真之妙 。
两者须看时并用 , 方得文字机趣 。
”“国语要雅健 , 也必有白话、文言二源 。
”(均为林语堂语)林语堂先生还说 , 文言与白话的谁现代与谁保守 , 关键不在于“之乎”或“了吗” , 而在于文中是今语还是陈言 。
如文中是今语 , 即使借了“之乎者也”穿插 , 也不碍事 , 不伤大雅;如果文中是陈言 , 即使借了“吗呢吧”来穿插 , 也还是鬼话 。
其原因就在于 , 一真切、一浮泛 。
所以 , 林语堂说我宁可写“白话的文言”(明白晓畅、雅俗共赏、简洁素朴的文言) , 不写“文言的白话”(貌似白话 , 口语 , 却罗嗦、繁冗 , 让人不明不白) 。
我们再想想 , 司马迁《史记》所体现的精神气度、文化襟怀 , 即使在今天看来 , 仍然堪称博大、恢弘 , 李白诗歌中所体现的铮铮傲骨 , 俯仰天地的目光 , 即使放在今天 , 也堪称超绝 。
诗经的质拙、唐诗的雍容、宋词的典丽 , 都已经成为文化史、文学史的绝唱 。
我们能够说以上这些是“非现代”、“保守”、“封闭”的吗? 文言诗文 , 更有对学生精神和语感熏陶感染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