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牛奶的诗词( 四 )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 。
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
耕牛被繁重的耕作劳动弄破了脖子,没有时间看顾自己瘦弱的牛犊,早出晚归,饥寒交迫,诗人对耕牛的艰辛困苦倾注了深深的同情 。
元代宋无的《老牛》诗则为奉献一生的老牛鸣不平:“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 。
春雨一犁鞭不动,夕阳空送牧儿归 。
”正因为牛勤劳淳朴,任劳任怨,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得到诗人的赞美 。
赞颂牛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精神,以牛比人和自喻,是历代咏牛诗歌的主调 。
唐代诗人元稹的《田家词》生动地描写了牛在干旱田地上耕作的劳累:“牛吒吒,田确确 。
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
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 。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
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 。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雠早覆 。
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
”宋代孔平仲的《禾熟》通过一个秋收场景,刻画了牛只知耕作、从不索取、随遇而安、悠然自得的形象 。
其诗写道: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
唐代诗人刘叉有一首《代牛言》:“渴饮颖川水,饥喘吴门月 。
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 。
”牛渴时喝浑浊的河水,饥时对月喘着粗气,艰辛的劳动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仍不得休息 。
“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揭露了统治者的贪婪,诗中的牛分明是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被压迫、剥削生活的写照 。
南北宋时期的名臣李纲坚决主张抗金和革新内政,罢相贬官后曾写下《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
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他以朴实的笔墨勾勒出病牛的崇高形象,赞颂了病牛的坚韧品格和精神境界 。
实际是以病牛自喻抒发抱负:虽然遭受打击,弄得筋疲力尽,仍然要以国家兴亡和苍生为念,表现出可贵的奉献精神 。
白石老人咏牛诗,格调清新,小小之事,人诗人画,别有风趣 。
就儿时放牧祖母给系一铜铃事,画成画并题上了不只一首诗,云:祖母闻铃心始欢,电曾总角牧童还,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 。
白石老人一生,以牛自喻,到老还提醒自己,“不愁忘归路,旦有牛蹄迹” 。
现代文豪鲁迅曾自喻为牛,他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 。
”他的《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
”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更是广为传颂的名句;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
”一诗,热情称赞了牛的勤奋;臧克家先生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也有的写作“老牛亦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诗句表现了奋斗不息的“老黄牛”精神,人们经常引用以自勉,许多人还误以为是古诗中的名句 。
总之,咏牛诗通过描绘和赞美牛的美好形象,歌颂了劳动、奋斗和奉献精神 。
多读读咏牛诗可使人的心灵和感情升华 。
郭沫若先生用现代白话诗写了一首《水牛赞》,直白地赞颂了人类的朋友水牛,语言质朴诚恳,对水牛作了高度的评价,称颂水牛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同时也针对丑恶的一方(地主老财、狗等),作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鞭挞 。
诗一开头就大声高呼:水牛、水牛、你最最可爱,你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坚毅、雄浑、无私、拓大、悠闲、和蔼,任是怎样的辛劳,你都能够忍耐,你可头也不抬,气也不喘…… 此外,牛还常常成为诗人描写自然风光特别是农村田园景象的...
求与学习有关古语、诗句或名言需要写一篇与学习有关的演讲稿,希望...读一书,增一智 。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
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