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感情与韵

诗词的感情与韵

说说诗歌的三部分韵的变化,理解诗歌情感表达的含义 。
应根据音韵特性有所取舍以 更好地表达诗情。
音韵步及声 、韵 、调三个部分  ,  影响情感表达的主要 因素是韵和 调 、洪音与细音适宜表达不同类型的情感 、诗韵 关健字的对诗的情调影响很 深 、一韵到底与换韵对于全诗情感抒发有不同影响 、平声韵 、仄声韵各有其 适合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 」洪音 细音 一韵到底 音韵 诗缘情 引言 诗歌 广义 音韵与情感表达的关系非常密切。
“诗缘情 ”  ,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  ,  自 古皆然。
恰 当运用汉语音韵这种语言表现形式  ,  能较好地表达诗歌的感情。
总体而言  ,  音韵涉及声 、韵 、调三个部分  ,  影响情感表达的主要因素是韵 押韵 和调 平仄协调。
押韵情况 非常复杂。
除了韵类的古今变化  ,  分上古 、中古和近古音韵之外  ,  各体韵文还 各有其韵部  ,  如诗 、词 、赋 、颂依平水韵  ,  词还可依十九部  ,  曲依十九韵部  ,  戏 曲的唱词依 十三辙等。
平仄之说源 于中古音韵  ,  分平 、上 、去 、人四声  ,  其 中  ,  平为平声  ,  上 、去 、人为仄 声。
自周德清 《中原音韵 》 为北 曲度韵 问世  ,  平 分阴阳  ,  浊上归去  ,  人派三声 平 、 上 、去。
一 、关于洪音与细音 宋元等韵 学家根据发音时 口腔共鸣空隙的大小  ,  将韵母分为开 口、合 口两类  ,  每类又分 一至 四等  ,  一 、二等都没有介音  ,  发音时 口腔共鸣空隙较大  ,  称为洪音  ,  反之  ,  则为细音。
后 明清等韵学家再变为开 、齐 、合 、撮 四呼  ,  或称 开 口呼为开 口洪音  ,  齐齿呼为开 口细音  ,  合 口呼为合 口洪音  ,  撮 口呼为合 口细音。
总 其特点  ,  洪音响亮  ,  细音纤柔。
恰 当选用能表现 收稿 日期 一 一 作者简介 沈 国辉  ,  男  ,  湖南宜章人  ,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卷 诗歌的不同情调。
典型的例子是东晋陶渊明的 《饮酒 》 其五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  心远地 自偏。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山 气 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  欲辩已忘言。
” 后有刻版将 “见 ”印成了 “望 ”字。
苏东坡认为 “因采菊而见山  ,  境与意会  ,  此句 最有妙处  ,  近岁俗本改为 望‘南山 ’ ,  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 朱光潜先生评论 “后 人把 见‘ ’误印为 望‘ ’字  ,  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
” 他从美学角 度说明 “望 ”字蕴含 “有意识的注意 ” ,  而 “见 ”字乃 “无意之见  ,  无心而见 ” 。
因其无 心  ,  人与 “南山 ”才有了 “相遇相得 ”的 “悠然 ”之情。
当然还要从音韵的角度分析。
“见 ”的韵母是 “ 。
” ,  韵头是高元音 “” ,  属 “齐齿 呼 ” ,  归人 “细音 ” 而 “望 ”字的韵母是 “ 。
” ,  属 “开 口呼 ” ,  归入 “洪音 ” 。

求古诗词中的,喜怒哀乐等心情的诗句以上这些回答 , 都答非所问 , 但是这样的问题真不好回答 , 这只能你多看多背 , 多去体会 , 多参考李白 , 杜甫 , 陶渊明的 , 比如以下几首新天新地新气派 ,  纵横来 ,  驰骋快 。
尽情挥洒 ,  风流了一代 。
阳春三月登高处: 放高歌 ,  唱世界 。
此生注定不言败 ,  豪情在 ,  九霄外 。
重整旗鼓 ,  忘却已年迈 。
雄风不减似当年: 求民安 ,  保国泰 。
怒: 圣书万卷任纵横 ,  常觉心源极有灵 。
狂笑惊散四方客 ,  大怒偏向虎山行 。
不畏腥风吹血雨 ,  豪歌一曲万里晴 ,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