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世事变迁的古诗词( 二 )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
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 。
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 。
”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
诗人也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 。
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
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 。
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
古诗词中的十大人生境界,你羡慕哪个古诗词中的十大人生境界,你羡慕哪个?1、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饮酒·结庐在人境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说到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许多人会联想到写《瓦尔登湖》的美国人亨利·梭罗 。
陶渊明比梭罗早一千四百多年,而且陶渊明生活在农耕时代,梭罗却生活在后工业时代,但两人的生活态度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抵拒物质享受的引诱,并回归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 。
但是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层 。
梭罗独自跑到瓦尔登湖边去隐居,那儿寂寥无人,只有草木虫鱼为邻,《瓦尔登湖》中的一章就题为《寂寞》 。
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心远” 。
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静、安宁的心态就可以了 。
不妨说,梭罗是在空间距离的意义上追求远离红尘,陶渊明却是在心理距离的意义上作同样的追求 。
所以梭罗的行为事实上是无法仿效的,如今的地球如此拥挤,我们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个瓦尔登湖呢?陶渊明的行为则具有典范的意义,因为只要你超脱外在的诱惑,“心远”是随时随地都能付诸实施的 。
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森林中的一间公寓,你同样可以实现心境的宁静 。
2、苍茫境界:独立天地间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其中是一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
陈子昂踽踽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他,竟悲怆地哭了 。
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到哪里去了?那些各领风骚的历代帝王们到哪里去了?在这举目无亲的夜,陈子昂就这样幽幽地坐着,让生命的利齿,一点一点咬啮自己孤寂的身躯 。
“念天地之悠悠”,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茫然性 。
而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 。
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 。
如勾的残月,颤颤巍巍向西滑落 。
独坐秋夜,陈子昂无拘地放肆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
面对这无始无终的时间,环顾这无边无际的空间,在这静寂的秋夜,他聆听着生命之壶倒计时的嘀嘀嗒嗒 。
茫茫的宇宙中,匆匆几十年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是啊,宇宙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 。
人生真的如草,如蓬 。
渺小的自我,又哪里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千百年来,多少志得意满的墨客骚人,在陈子昂的面前,在他永恒的悲怆面前,诗囊空空,一贫如洗……3、超脱境界:坐看云起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的诗极富禅机禅意,他被称为“诗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