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传统曲艺名单,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二 )


地址: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
5、山东大鼓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 , 中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传统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 , 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 , 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主要流传于以山东省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苏、豫地区 。原称犁铧大鼓 , 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 。自《老残游记》之后 , 始谐音美其称为“梨花大鼓” 。2006年5月20日 , 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址:河北省,山东省
6、北京评书北京评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 。相传是明末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1587~1668)来北京时传下来的 。也有人说是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 , 拜柳敬亭为师 , 回京后改说评书 , 并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掌仪司立案授徒 , 流传到现在的 。2008年6月7日 , 北京评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址:北京市,辽宁省
7、陕北说书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 , 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 。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 。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 , 逐步形成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的演唱形式是由艺人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 , 说唱相间 , 分为“三弦书”与“琵琶书”两种 。后经民间艺人韩起祥等人改革 , 一人可同时操5种乐器伴奏: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小锣或钹 。陕北说书唱词通俗流畅 , 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 一般采用五字句或七字句,但又不受字数的局限 。
地址:陕西省
8、凤阳花鼓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 。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 , 边舞边歌 。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谋生的手段 , 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 。清康熙、乾隆年间 , 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清中期以后 , 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 , 仅剩下唱曲部分 , 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 , 有凤阳“一绝”之美称 , 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地址:安徽省
9、讲古讲古即说书、讲故事 。是讲古艺人用闽南语泉州话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传统语言表演艺术形式 。这种民间技艺来源于古代的传统说唱艺术 。2008年6月7日 , 讲古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