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月的诗词( 四 )


古时候没有现在的光污染,在晴朗的夜晚,皓月当空,夜色溶溶,人们举目仰望,天上最明亮、最皎洁、最美丽的,就是那轮明月 。
面对清澄、柔美的银色月光,天性浪漫的骚人墨客自然会诗兴大发,操觚赋诗,摛藻咏月 。
;o: 明月最令古人倾心的,自然是她的美丽明亮 。
汉代无名氏之《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这样感叹:“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
”我们似乎看到,皎洁的清辉洒入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古人 。
三国时的曹丕想必非常喜欢这种意境,索性在《燕歌行》里化用前人诗句为“明月皎皎照我床” 。
到了唐代,诗人们对明月更是情有独钟,而且意象更丰富,辞藻更华丽 。
王维在《山居秋暝》里描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这是一幅多么幽美的图画啊!李白在《上乐云》里形容:“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 。
”“半藏身”三个字道尽了一弯新月的羞涩 。
李贺在《梦天》里吟咏:“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
”玉轮竟轧碎露珠、弄湿团光!多么奇妙、多么绮丽的想象啊 。
)R 古人眼里的明月,又不仅仅美丽明亮,她还是一怀愁绪,一派苍茫,一片相思,一缕惆怅 。
比起今人来,古人是多愁善感的 。
月亮的阴晴圆缺更引发了古人的伤感、增添了古人的愁绪 。
三国时,曹操的一首《短歌行》已经开了明月与惆怅相联属的先河,他沉郁地吟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那...
描写月亮的诗词李白的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
月亮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李白 水调歌头 作者: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
【词语解释】 遥夜:漫漫长夜 。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户 。
露滋:露水打湿 。
还寝:回卧室再睡 。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 。
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
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
他是唐玄宗时一位有名的宰相和重要诗人,他为人正直贤明,诗风朴实遒劲,对扭转初唐华靡诗风有贡献 。
后人常把他与陈子昂并称 。
其《感遇》诗十二首,以寄兴为主,讽喻时政,思想深刻 。
有《张曲江集》 。
回答者:suisha - 秀才 二级 3-5 15:24 --------------------------------------------------------------------------------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回答者:zgsnzj - 举人 四级 3-5 15:25 -------------------------------------------------------------------------------- 水调歌头 作者: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