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诗词赏析( 七 )


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 。
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 。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
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清明的诗意清明的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 。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
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文学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 。
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 。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
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 。
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 。
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 。
“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 。
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 。
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 。
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 。
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
“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 。
“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 。
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 。
“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
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 。
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 。
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 。
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 。
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 。
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太没来由了 。
再回到“纷纷”二字上来 。
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
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 。
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