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人物形象鉴赏

古典诗词人物形象鉴赏

鉴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抓住特征在描写人物肖像的时候,作家一般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人物精神面貌、神情的突出特征加以描绘 。
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婴宁》中对婴宁的描写:媪曰:“唤宁姑来 。
”婢应去 。
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 。
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 。
”户外嗤嗤笑不已 。
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
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 。
生揖之,媪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 。
”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 。
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 。
┅┅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 。
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 。
”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 。
”遽起,以袖掩口,细碎步而出 。
至门外,笑声始纵 。
在这段描写中,作家对婴宁的外貌没有任何描述,写婴宁就抓住一点:笑态 。
“隐有笑声”,“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笑声始纵”,一路笑来,一路笑去,走到哪里,笑到哪里 。
这样,一个天真、爽朗、笑态可掬,可爱迷人的妙龄女郎就活生生地站在了读者的面前 。
“笑”是婴宁最突出的特征,作者只是在不断点染她那天真爽朗的笑声,再加上具有象征意义的鲜花,烘染出主人公天真无邪、富于诗意的美好性格 。
注意下意识动作读者在鉴赏人物的时候,也应注意作家对人物下意识动作的描写,由于这种动作基本不受意识的支配,所以往往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中,有一段薛宝钗绣鸳鸯的细节描写:(宝钗)说着,一面就瞧他手里的针线 。
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 。
┅┅(袭人)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 。
”说着,就走了 。
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着的那个所在,因又见那个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就替他作 。
┅┅那黛玉却来至窗外,隔着窗纱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刷子 。
黛玉见了这个景况,早已呆了┅┅鸳鸯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有着特殊含义的,宝钗看了袭人绣的鸳鸯不仅喜欢,还情不自禁、下意识地绣了起来 。
在幽静的怡红院,一个多情公子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郎贴身坐在他的身边,纤纤玉手拿着针线忘情地绣着戏莲鸳鸯,这是一幅多么富有浪漫情调的构图啊!难怪黛玉看见,早已呆了 。
宝钗平时十分注意自己行为的规范性,别管真假,她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何时敢于如此的大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 。
但是读者正是通过这一平时难以见到的动作,觉察到深藏在宝钗内心的绵绵情思 。
鉴赏人物语言人物语言是叙事性作品的灵魂,高明的作者往往在人物语言的描写上花费较大的力气,以人物语言代替自己的叙述语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人物语言一般包括对话和独白 。
鉴赏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一)由语言看性格语言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外化,通过人物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品格性情 。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写贾府饮酒行令赋诗:鸳鸯道:“有了一副了 。
左边是‘长三’ 。
”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 。
”鸳鸯道:“右边是三长 。
”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 。
”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 。
”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
”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 。
”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
”说完饮毕 。
┅┅鸳鸯笑道:“左边‘大四’是个人 。
”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众人哄堂笑了 。
贾母笑道:“说得好,就是这么说 。
”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儿,姑娘姐姐别笑 。
”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 。
”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