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诗词( 二 )


”这证明吴地当时根艺制作的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
苏州博物馆内藏有清代早期的黄杨花几、笔筒,是巧妙利用天然树根形态创造的根雕作品 。
上世纪50年代初,苏州文管会曾收集到数堂树根家具,其中一堂树根椅是明末四公子冒辟疆的遗物 。
苏州昆曲专家顾笃璜先生家藏有一件“郎榆花瓶”,也是明代遗存的根雕精品 。
由此可见,根雕艺术在苏州历来受到人们的珍爱 。
民国时期,根艺制作和生产日渐衰落,许多艺人改行或转业,根雕技艺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
建国以后,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末,根艺在全国复苏并蓬勃发展,从事根艺创作的人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 。
1980年后,随着苏派盆景的发展繁荣,带动了苏州的“根艺热”,出现了一批从事根艺创作的专家和能手,并相应建立了根艺研究和创作的学术团体——苏州市根雕艺术研究会和苏州市职工根艺研究会,积极开展各项根艺研究的学术、创作和展览活动 。
近几年,在根艺创作上发扬吴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推陈出新,艺术构思不落俗套,造型简洁明快,传神寓意,作品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结合,产生了一批具有精、细、雅、奇为特色的优秀根雕艺术作品,如方建庆的《草枯鹰眼疾》、《寒塘弧影》、《寒梅古瓶》、《绣球》,王留根的《真正像》、《升腾》,张克俭的《头像》、《风采》,王良的《婆娑弧影》、《临寒独放》等,都曾获过全国和省级大奖 。
根艺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 。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 。
根雕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柏木、榆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 。
被水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碳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
根材造型的选择标准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类型,此类素材在自然界极为难得 。
一般生长在平原或土层较厚山地的树根,因水和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 。
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需藏于不露之中 。
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依形度势,深思熟虑后方能定型 。
如构思未成熟一时难以立断的根材,可搁置一段时间,常有经过一年半载后方能发现意外的收获 。
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
关于花椒的诗词,歌赋,谚语,俗语等等展开全部俗语: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
花椒年代:【唐】 作者:【刘子翚】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 。
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
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
三峡花椒”的传说远在洪水泛滥年代,大禹率领着千军万马疏通了长江三峡,惨遭洪水浩劫的黎民百姓纷纷回归了故土,开荒播种,重过田园生活 。
在治水大军中,有一位跟随大禹的老郎中,带着一个小孙女,这姑娘长得花颜月貌,聪明过人,取名花椒,她整天跟着爷爷四处奔波,为治水民工和当地百姓治病 。
大禹疏通了三峡,正要转移到别的地方,这里却闹流行眼病 。
一个和花椒要好的姑娘,因眼病疼痛而骨瘦如柴,她在花椒爷俩的治疗下,终于眼病好了,这姑娘百般感激 。
但生眼病和各种疾病的人陆续不断,花椒见此情景,不忍心随爷爷转移而离开这里,便向爷爷提出留在三峡 。
爷爷念她十三四岁,人小体弱,放心不下,坚持要她跟随远征 。
花椒决心已定,就去找大禹叔叔给爷爷说情,大禹见这天真无邪的小姑娘有一颗为民之心,十分喜欢,但要当场考考她的医术,就提出几种疑难病症要她处方,她都能对答如流按症施药 。
接着让她独个一人医治了一个人的眼病,她真正做到了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很快把患者的病给治好了 。
爷爷见了点头称是,大禹满意地说服了花椒的爷爷,将她留在三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