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激昂励志的诗词( 六 )


计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写这首诗时,已相隔十四年 。
这里说十五年,是举其概数 。
③朱门沉沉:富贵之家门户深深 。
④厩(jiu):马房 。
⑤戍楼:边防上守望的建筑 。
刁斗:军中白天作烧锅、夜间代更鼓用的器具 。
⑥遗民:沦陷区人民 。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①楼船句:指隆兴二年(1164)陆游40岁在镇江府通判任上事 。
当时张浚以右丞相督视江淮兵马,路过镇江,陆游以世谊谒见,颇受顾遇 。
张浚督练军马,增置战舰,加强江防 。
楼船,高筑望楼的大船,指南宋的战舰 。
瓜洲渡,在镇江的对岸 。
②铁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48岁在陕南汉中时的经历 。
大散关,地名,当时为金宋议和划界的地方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注: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泛指边地 。
诗的前两句点明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对复国大业充满胜利信心 。
“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写得形象感人 。
诗人心头始终郁结着慷慨之情,所以当夜深人静、听窗外风雨时,触景生情——由风雨大作的气势联想到官军杀敌的神威,诗人激动不已,即便入梦也是铁马冰河,从而抒发了诗人宝刀不老,愿为收复中原大地而驰骋杀敌的壮志豪情,并以此喻写、衬托抗金义士的坚强勇武及收复失地的壮志 。
全诗意境开阔,气魄恢宏,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五千仞岳:与上句夸张黄河之长一样,这是夸张西岳华山之高 。

【慷慨激昂励志的诗词】

仞,古时八尺为仞 。
岳,高大的山 。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 。
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 。
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 。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及高度警惕来寇的情景 。
结尾两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人代替将士们直抒胸臆,更是音韵铿锵,气势豪壮,表达了誓死消除边患,为国立功的愿望与决心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注: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也称剑南,这里代指古代蜀地 。
蓟北,即蓟州,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 。
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着笔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
特别激昂青春诗歌朗诵稿展开全部 现代诗歌·青春之歌· 把握着没有方向的笔尖 驾驭着青春的风帆 驶向天涯海角 始终没有停泊 踏着时代的碧浪 舞着岁月的节拍 荡漾着平凡的青春 斩浪劈波 沐着光浴的人流 将理想载入巨轮 远航高歌 秋染江山 春润江河 冬立冰川 夏泳银河 烧煮着劳动的号子 吃着麻辣的火锅 玩转着年轮的蹉跎 创造着岁月的积淀 不老的青春 在奋力拼搏 阳光当线交织穿梳 汗在泥土里结熟了芳香的咖啡之果 笑看着瑶台暸望的母亲 赞颂着英雄无数的壮举 倾听着彪炳日月的青春之歌 青春的脚步踩踏着山川的泥丸 铁捧成针不难磨 勤劳与勇敢指抹了困难的泡沫 稻菽千重金浪 科技之花亿万朵 已过的岁月悲少欢多 仍未到来的岁月啊 隐藏着风雨的喧嚣和坎坷 我们拽拉着青春编结成的绳索 与岁月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