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本古诗词

朝鲜日本古诗词

日本古代在朝鲜的领土叫什么名字展开全部 任那(史书上称之为任那日本府),是公元4世纪古代日本在朝鲜半岛南部弁韩旧地建立的殖民据点 。
半岛的百济是对日本进行移民输入的主要来源地 。
很多古代日本的贵族都是百济人的后裔 。
日本现任天皇明仁就曾经亲口承认日本天皇家族有百济血统 。
所以日本介入百济事务很深 。
385年,日本因对百济辰斯王不满,派纪角宿弥将他杀死,另立阿华王 。
这次事件充分说明,4世纪末的日本在朝鲜半岛南部已是可以为所欲为了 。
日本扶持百济联合新罗北抗高句丽 。
391年时,日本便派大军渡海侵入朝鲜南部,打败百济和新罗后,迫使南部地区成为日本的臣属地,实际上此时的百济和新罗已经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
此后,日本想进一步侵入半岛北部 。
404年,日本曾想渡过汉江,侵入带方郡故地,结果被高句丽的军队打得惨败 。
5世纪时,随着日本势力逐渐控制朝鲜半岛南部地区,将百济和新罗沦为自己的保护国,日本便开始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达到占有朝鲜半岛南部的目的 。
对此,从上文所述《宋书·倭国传》关于“倭五王”上表中国刘宋皇帝,请求中国封建皇朝对它都督朝鲜半岛南部国家加以承认的记载,便可一目了然 。
早在425年时,倭王珍就遣使中国宋帝,自称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而宋文帝只是“诏除安东将军、倭国王”,对其都督朝鲜半岛国家不予同意 。
直到451年倭王济遣使请封时,宋帝才开始同意其加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不过没有承认倭王有管辖百济的军事权力 。
倭王武即位后,对于都督百济仍不死心,又遣使宋廷请封,宋帝仍然没有同意其都督百济 。
这些举动充分说明,“倭五王”时期的日本迫切希望得到中国皇帝的封号,以达到真正占据朝鲜半岛,将其沦为自己的殖民地的目的 。
唐朝攻灭高句丽后,进抵半岛南部 。
唐朝灭亡日本的保护国百济,终于引发了唐朝和日本的冲突,唐、日海军在白江口展开了中日历史上第一次大战,结果日军大败而归 。
新罗趁机统一了半岛大部 。
...
关于日本的古诗词关于日本的古诗词:送僧归日本(钱起)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
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 。
送僧归日本(方干)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 。
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 。
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 。
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 。
海上(顾炎武)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 。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 。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
送僧归日本(贯休)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 。
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 。
送褚山人归日本(贾岛)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 。
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 。
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 。
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
同崔载华赠日本聘使(刘长卿)怜君异域朝周远,积水连天何处通 。
遥指来从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东 。
放后遇恩不沾(李白)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 。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 。
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
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李白)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