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的诗词

李舜臣的诗词

介绍一下朝鲜名将李舜臣!李舜臣姓名:李舜臣 生日:1545年4月28日 职业:海军将领 主要成就:发明龟船,抗击倭寇 代表作品: 简介:李舜臣(谚文:???,1545年4月28日-1598年12月16日),字汝谐,号德水,朝鲜京畿开丰(今开城)人,李氏朝鲜时期名将,谥号忠武,死后追封领议政,是朝鲜半岛的民族英雄 。
早年生活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幼时家境贫寒 。
他颇有学问,能骑善射,32岁时武举登科,从此开始军旅生涯 。
他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追求正义,几处逆境而无悔无怨 。
47岁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后(朝鲜王国皇家海军全罗左道舰队司令),积极操练水军,构筑防御阵地,并创建了铁甲战舰龟船,防范倭寇的进犯,最后在露梁海之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
入仕经历1576年武科及第后,曾任全罗道井邑县监等职 。
1591年任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 。
为抵御外侮,操练水军,建造铁甲“龟船” 。
从1591年起,日本就积极着手进行侵朝战争的各项准备 。
李舜臣在国家危难之时,承命于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这一海军要职 。
李舜臣到职后,即竭尽全力加强海军建设,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
他着重抓了整顿军队和改制武器两件事 。
在整顿军队方面,他吸收了朝鲜海军的优良传统及外国的先进经验,对所属海军的战斗编队、战略战术、进行了改革;并加强了对部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指战员都成为忠于祖国、英勇善战的勇士 。
先进的武器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
为了提高朝鲜海军的战斗力,李舜臣还对“龟船”进行了改造 。
改进后的“龟船”长10余丈,宽1丈多,船身及上面的“龟壳”用硬木制作,包上铁板,敌人炮火不易伤害它 。
铁板上还装有密集的铁钉,使敌人在接舷战时无法攀登 。
船头有一个大龙头,上设两个炮眼,在行进中船内可焚烧硫磺等物,烟从龙口喷出,可以起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作用 。
船身四周凿有很多炮眼枪眼,便于士兵在船内敌人发射火力 。
同时,船的两侧各有10面船桨,战斗时一齐划动,航行飞快,进退自如 。
加大后的船体可多存淡水、粮食,适合长时间、远距离航行 。
经李舜臣改造后的龟船马上投入成批生产,在以后的壬辰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1592年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后,日军20多万大军进犯朝鲜并迅速攻陷王京、开城、平壤等地,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半岛,韩国称这一段历史为“壬辰倭乱” 。
应朝鲜王朝之请,明朝派兵出援,从此开始了长达7年的中朝两国军民共同抗击日寇的战争,史称“壬辰卫国战争” 。
在陆地屡战屡败的情况下,李舜臣部却于6~8月率部在玉浦、泗川和闲山岛等海战中连战皆捷,夺取制海权,粉碎日军水陆并进计划 。
9月任忠清、全罗、庆尚三道水军统制使 。
10月在釜山海战中又击沉日军海军将领九鬼嘉隆率领的敌船百余艘 。
而后日军海军不敢再战 。
1597年日本施反间计使其受诬告而被革职下狱后,调集重兵再犯朝鲜 。
朝鲜水军在庸将元钧指挥下几遭全灭 。
9月,他重被起用后重整舰队,10月鏖战于鸣梁海峡,以13艘舰船击退330余艘敌舰,粉碎日军西进企图 。
随后移师古今岛(今莞岛),建立海军基地,同陈璘、邓子龙率领的中国水军组成联合舰队,对敌加强进击并实施海上封锁 。
《明朝那些事儿》里所有的诗词1.黄巢(考试落榜,作于长安门)待得秋来八九月,我花开时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2.朱元璋(根据黄巢的诗改编)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
朱元璋明(争霸途中,于紫金寺同主持论禅,主持不识泰山,朱呼啸而去)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3.朱元璋(大战陈友谅)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 。
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
4.文天祥(遗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成仁 。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恕儿无愧 。
5.卢纶(常遇春VS王保保)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刀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6.(朱元璋一生的写照)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7.建文帝大势已去,黄岩,王叔英,文泰,三人遗言)生既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恕无惭于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