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如皋丧事习俗的信息( 二 )


如皋农村习俗 , 若是有了丧事,第一年得贴绿色春联,第二年贴黄的 。联句一般是“守我堂前三年礼,任它门外十分春” 、“天下皆春色,吾门且素风”,到了第三年,方可贴红色春联 。
农民喜欢在堂屋门上贴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门神,在房门上贴麒麟送子等年画 。再穷的人家,过年宁可鱼肉不买,也要买春联迎新,买香烛敬神 。
除夕祭祖在中午,敬神在晚上 。敬神祭祖和拜佛的供品不同,神明和祖宗前供荤菜,佛和菩萨前供素菜和水果 。倘若乱摆一气,会被人耻笑不懂规矩 。如皋的歇后语“何四麻爹敬菩萨——荤素一把下”就由此而来 。
除夕晚,合家吃团圆饭 , 鸡鸭鱼肉毕陈 。荤菜中得有鲢鱼 , 寓“年年有余”,有猪肠,寓好日长久;素菜中得有青菜 , 称作“长庚菜”,黄豆芽称作“如意菜” , 吃豆腐以祈“代代富”……
除夕夜喝高梁酒 , 陈元酒守岁 , 要让小孩先喝,依此到最长者 。“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 , 故后之酒 。”全家人在欢娱、祥和的气氛中用膳 。不过 , 桌上的链鱼只能看,不能吃 , 要留到上灯,因为要“年年有余” 。
落籍如皋的蒙族、满族人过春节,仍按民族传统风俗,三十夜吃扁食 。原籍北方的汉族也吃扁食 。
封田、点天灯 。农民家吃完年夜饭要封家具 , 即在家具上贴黄金钱(用黄纸镞成1.5寸见方)或者印有“和合二仙”的小印件;要封田岸,即在芝麻秸上挂黄纸钱、和合二仙纸,然后插在屋檐上,谓之封檐 。插到田岸,谓之封田,以祈求永远守住家产田地 。
三十夜,要将家里的各种容器放满东西 。水缸里的水要满;磨眼里要灌满粮食;瓷罐里要放满花生或蚕豆、茶食、炒米等 , 以示丰足 。办好这一切接着用洋灰打元宝囤子,从室内外天井到田头、地角都得打上 。
【关于南通如皋丧事习俗的信息】清兵入关后,有满族人定居如皋,带来了他们过年点天灯的习俗,为如皋人所喜闻乐见,纷纷效仿 。那柱子上悬挂的一串串天灯闪闪烁烁,给乡下空旷寂静的夜空增添了光明和色彩,渲染了过年浓郁的气氛 。
接灶 。如皋习俗“女不祭灶,男不拜月” , 除夕晚上接回灶老爷由男人操作 。他们将新“请”的灶老爷像贴在龛子里,两边贴对联“上界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上边写“司命府” 。然后点上香烛 。叩拜一番就算是接灶礼毕 。
守岁 。三十夜守岁 , 所谓“爷守岁爷长命,娘守岁娘长命”,大人小孩都夜深不眠 。长辈持压岁盘给儿孙,盘内装茶食、糖果,并有内装钱币的红纸包,叫压岁钱 。有童谣:“守岁家家尽不5 , 小儿辞岁到堂前 。红绳挽就双全结,一串青钱压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