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的生殖方法有哪些 马齿苋的生殖方法( 三 )


采收
马齿苋是1次播种多次采收 , 采收是挑采 。采摘应在花前,以保持茎叶鲜嫩,新长出的小叶是最佳的食用部分 。嫩茎的顶端可连续掐取,掐取中上部,留茎基部抽生新芽使植株继续生长 , 直至霜降 。采收时也可间拔,收大留小 。
留种
马齿苋的蒴果成熟期有前有后,一旦成熟就自然开裂或稍有振动就撒出种子 , 且种子又很细小,采集时可以在行间或株间先铺上废报纸或薄膜,后摇动植株 , 让种子落到报纸或薄膜上,再收集 。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也可以用其茎段或分枝扦插繁殖 。
整地施肥:亩底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kg,磷肥:50kg , 浇足底墒水,耕翻15~20cm,耙平 , 做成1~1.2m宽的畦 。
播种:将畦面楼平,乘墒在畦面上开相距23cm的沟,沟深1cm , 将种子与5~10倍的细沙混匀,均匀的撒于沟内,轻轻的楼土覆盖种子即可亩用种量500~700g 。
播后管理:温度高,墒情适宜时,播后2~4天即可出苗,马齿苋苗期生长缓慢 , 要注意清除杂草,撒播的,出苗10天
后 , 幼苗长到3~4厘米高时就要开始间苗,苗间距5cm;沟播的 , 出苗20天后,苗高15cm时,当苗田苗高15cm时 , 间苗,苗间距10cm 。间苗后追
1次肥,亩追硝酸铵15kg,随浇水施入 。生长期间,每次采收后再各追肥1次,用300倍的尿素水 , 亩施5kg左右,随水施入,浇水2~3次 。生长期间要
注意除草 。马齿苋极少发生病虫害 。
在连茬田块 , 6月份马齿苋开花结实时,可留部分植株不采收上市,让其开花结籽,散落的种子来年就出苗生长 , 不用采种播种 。
盆土准备

于栽培马齿苋的花盆不宜太小,口径35~40cm的泥盆最为适宜 。马齿苋生长强健,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
但选用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生长加快 , 茎叶幼嫩,品质特佳 。马齿苋喜肥水,耐强光,尤喜空气干燥、土壤潮湿的环境 。要注意摆放在阳光能
够照射到的地方,利于茎叶生长 。弱光下马齿苋生长快而幼嫩,光照过强,则易老化 。
种植方式
在中国,马齿苋多以春夏季节到田野采集野生种的茎叶供食用为主,在有些发达国家已逐步转向以人工栽培为主,中国台湾省正大力推广人工栽培 。
凉拌马齿苋[2]
栽培季节,亚热带地区的台湾省南部、广东、海南等地区 , 2月下旬开始播种,陆续采收到11月;江浙一带春季于5月中下旬播种,如用保护地种植,可提前到4月份播种 , 6月~8月为生长旺期;华北地区露地栽培于6月上中旬播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