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的生殖方法有哪些 马齿苋的生殖方法( 四 )


各个地区气温超过20℃时,可随时播种,分期播种,分期上市 。
盆栽马齿苋多采用压条及播种两种繁殖方法 。压条就是将植株较长的茎枝压倒 , 每隔3节用湿土压1个茎节,压土处的茎节
生根后与主体分开,形成新的个体 。播种要待气温超过15℃时进行 。播种前,先将盆土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 , 将种子与细沙混匀后撒播 , 随后覆盖0.5cm厚
过筛细土 。播后应注意保温保湿 。播后2~3天即可出苗 。出苗7天后间苗 , 株距3~4cm左右 。当苗高15cm左右时,开始间拔幼苗食用,保持株距
7~8cm 。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 。追肥要求薄肥勤施,每周一次 , 最好施用颗粒复合肥 。
栽培要点
马齿苋从春季到秋季均可栽种 。春播开始较迟,品质柔嫩 。夏、秋播种易开花品质粗老 。一般2~8月间均可播种 。若为保护地(塑料大棚、地膜、温室)栽培,无严格播种期 。
马齿苋种子细小,故要精细整地,并以条播为好 。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kg,耕翻深度15cm,打碎土块,畦面达到
平、松、软细的要求 , 作宽1米的畦 , 沟宽40cm 。畦面开21~24cm宽的两条播种浅沟,进行条播 。为了使播种密度均匀,可在种子中加入100倍种子重
量的细沙进行撒播 。因种子易掉入土壤孔隙中,播后只需轻耙表土,无须再行覆土 。如土壤干燥 , 则用洒水壶略喷湿畦面即可 。当苗高15cm左右时 , 开始采拨幼
苗供食,使株距保持9~10cm,让其他苗继续生长 。播后25天左右,株高25cm以上时,正式采收 。一般幼苗单株产量达35~40g 。采收时要注意在植
株根部留2~3节主茎,以后陆续采收 。在生长期间 , 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 一般施用尿素300倍液1~2次,每亩每次用尿素5kg 。马齿苋几乎不发生病虫
害,也就没有农药残毒问题 。
马齿苋树主要用扦插繁殖 。在生长期均可进行,选取健壮、充实和节间较短的茎干作插穗,长10~12厘米
插前可晾干数天,插于沙床 , 插壤应稍干燥 , 约15~20天可生根 , 极易成活 。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半荫,在散射光条件下生长良好,耐旱,要求排
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10℃ 。[3]
病虫防治
危害马齿苋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及叶斑病 。病毒病用1:1:50的糖醋液叶面喷施防效达80%以上;白粉病常用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粉锈宁防治;叶斑病用百菌清、多菌灵、速克灵防治 。[4]
6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一、概述
【药用部位】全草
【功能】消炎、止痢、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