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改版现代诗词

古诗词改版现代诗词

古诗词改编现代诗 示范1、以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上半阕为例: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改现代文:似望见了秦时的明月,孤寒一片,像看到了汉室的边关,凄冷无边 。
久远的战事,无边无垠 。
远出征战的良人,何时归家园 。
倘那伟岸的卫青,和赳赳的飞将李广,还泼风似地驰骋马上,那胡虏骠骑的踏践,又怎会越过了阴山 。
2、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 。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 。
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 。
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
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
现代诗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
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 。
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古诗词与现代诗词的区别我很喜欢传统诗词,现代诗词让我无法理解 。
...古诗词(又称古体诗),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不论是字数、句型、平仄,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比较如“十六字令”它要求全词只有十六个字,多了不行,少了更不可以.再有,古诗词是很朗朗上口的,因为,创作古诗词一般都有相应的词牌曲,所以,对古诗词不能称为“朗诵”而是“吟诵”,“吟”是一种有曲调变化的发声形式,你可能知道李白的是《赠汪伦》吧,诗中说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诗中所说“踏歌”就是吟诵着送别诗词来为李白送行.现代诗(也称新体诗),准确地说应当称其为“自由诗”,它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反对“八股文”等一系列文化改革创新中,由郭沫若首先发明、创造并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的,像郭沫若所写的自由诗《女神》、《凤凰涅磐》等.这种诗歌摒弃古诗词的许多戒律,提倡自由,不受长短句约束,对平仄虽有要求,但不如古诗词严格,这种体裁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关系极为密切 .以上的是本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还请众位赐教.
现代古诗词五言古诗《送母回乡》“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慈乌夜啼 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
翻译: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 。
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 。
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 。
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
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 。
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970608.html?si=31、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2、造物者枣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
” 3、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枣 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 。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396201.html?si=1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 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