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喜欢的诗词的作文( 二 )


我拿起诗集,找到我最喜欢的一首诗,用徐而不疾的语调朗诵起来 。
朗诵完后,妈妈给我以热情的掌声 。
妈妈感叹说:“我女儿读得真棒!这首诗的确写得好,每一句、每一字都充满了童真、童趣、童心 。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啊!” 妈妈的话使我想起一个小故事:有人问“什么是流星” 。
孩子们的回答是:老远老远飞来的萤火虫!外星球的 小精灵,夜色里,它们的眼睛特别亮!大学生的答案是:流星就是陨星,它们从宇宙空间掉进大气层时速度极快,于是与空气摩擦并燃烧发光,与星星很像,所以叫流星 。
大学教授的话就更严密了,还补充了陨石与陨铁的区别呢!讲完小故事,我自豪地问妈妈:“你说,谁的回答美?” 妈妈沉思了一会儿,说:“当然是孩子的回答美妙,充满神秘色彩,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
你这么喜欢诗,何不自己也写写,体验童心带来的快乐呢?”妈妈还和我一起读了《钱江晚报》上刊登的诸暨9岁男童获冰心作文奖的文章《妈妈回来了》,还有报纸上“作文界”的有趣习作 。
读了这些文章,我领悟到:只要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行!我的信心鼓了起来 。
妈妈还送给我一本精美的小本子,作为我第一本诗集 。
我开始写诗了!每次写完后,读一读那连缀成句,错落有致的诗句,心好似飞到了空中那样——棒极了!就这样,我更爱诗了 。
渐渐地,读诗就成了我的习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诗”!我要用诗歌描绘出身边的景,身边的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写下来,把它当成存折,让童心永放光芒!...
以[我喜欢的一首诗]写篇文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一)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兵攻占汴京,掳走二帝及后宫 。
孟氏(1)因是哲宗朝废后,侥幸留了下来 。
金人北归前,扶持张邦昌建立伪政权 。
在宋朝旧臣的压力下,张邦昌为了安抚人心,恢复孟氏“元佑皇后”称号,请其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 。
孟氏执政后,册立当时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为帝 。
同年五月,赵构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建炎 。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宋将苗傅、刘正彦发动军事政变,将高宗扣押,孟太后一方面与苗、刘曲意周旋,另一方面派亲信联络外任的韩世忠,请其平叛 。
叛乱很快平息 。
消息传到金国,金帝十分恼怒,后悔当初没把孟氏擒来 。
同年十月,金人兵分两路,意在擒拿高宗赵构和孟氏 。
赵构一路自有“泥马渡康王”等传奇故事;孟氏则逃至江西造口,躲入深山,幸免遇难,而当地百姓则惨遭金人屠戮 。
淳熙二年(1175年),三十五岁的辛弃疾,调任江西提点刑狱,经行造口,回望这段惨痛的历史,想到当朝者的软弱无能,忧愤交加,写词道: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就是这座郁孤台,见证了几十年前宋国的奇耻大辱;这清江水中,洒入了多少逃亡之人的眼泪 。
唐都长安原在北宋的疆域之内,而如今望去,却隔着千重万重;就连宋都汴京,不也落在了敌兵手中吗? 但是,收复失地的民意,杀敌雪耻的决心,不是几个佞臣所能阻挡的 。
只可惜自己来到此地做了个散差,仍是壮志难酬! 这首词的风格和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颇有相通之处 。
只是同为“指点江山”,到了稼秆这里更多了一些“切肤之痛”! (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陈同甫即陈亮(2),他力主抗金,与辛弃疾是挚友 。
这首壮词作于绍熙四年(1193年),当时辛弃疾在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上,而陈亮刚刚状元及第,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 。
词的写法十分大胆:前九句写醉梦场景,其意境壮观、豪气冲天;但尾句忽然返回现实,心境一落千丈,令人惊叹不已 。
更为遗憾的是,一年之后,陈亮就去世了 。
读此词,会想起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