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宁静的诗词( 二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二《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箫声动 , 玉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
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 , 灯火阑珊处 。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 , 路转溪桥忽见 。
四《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 日晚倦梳头 。
物是人非事事休 , 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 , 也拟泛轻舟 。
只恐双溪舴艋舟 , 载不动许多愁 。
五《浣溪沙》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 去年天气旧亭台 。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描写宁静的诗词】

小园香径独徘徊 。
描写山中宁静的古诗1.《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
2.《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 万事不关心 。
自顾无长策 , 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 , 山月照弹琴 。
群问穷通理 , 渔歌入浦深 。
3.《鹿柴》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4.《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5.《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留 。
1. 上述诗的意思:(1)春天夜晚 , 寂无人声 , 芬芳桂花 , 轻轻飘落 。
青山碧林 , 更显空寂 。
明月升起 , 惊动几只栖息山鸟 。
清脆鸣叫 , 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
(2)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 , 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 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 ,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 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
(3)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 ,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 ,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
(4)独自闲坐幽静竹林 , 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
(5)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 , 夜晚降临 , 空气凉爽 , 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 , 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 , 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 , 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
2. 赏析(1)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 , 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 , 这首诗也是这样 。
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 , 这些动的景物 , 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 , 同时又通过动 , 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
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 , 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 , 总是互相依存的 。
在一定条件下 , 动之所以能够发生 , 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 , 正是以静为前提的 。
“鸟鸣山更幽” , 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
(2)从表面上看 , 诗人显得很达观 。
可是 , 这种对万事不关心的态度 , 正是一种抑郁不满情绪的表现 , 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得已的苦闷 , 说明了诗人仍然未忘朝政 , 消沉思想是理想幻灭的产物 。
“自顾无长策 , 空知返旧林”两句含义是非常深永的 。
他没有回天之力 , 又不愿同流合污 , 只能洁身隐遁 。
他又故意用轻松的笔调描写隐居之乐 , 并对友人说“君问穷能理 , 渔歌入浦深” , 大有深意 , 似乎只有在山林生活中他才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 表现出诗人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 , 语言含蓄有致 , 发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