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古诗词储备量( 四 )


此信较古雅,附在最后 。
还是先看莫砺锋的介绍吧:《古诗今选》是程千帆先生与沈祖棻先生合作编撰的古典诗歌选本,此书的属稿始于1956年,二位先生的工作态度极其认真,对选目和注解皆反复推敲,几经损益 。
此后适值多事之秋,二先生身罹祸难,更延缓了工作的进度 。
所以直到1977年沈先生去世时,全书尚未完稿 。
其后由程先生独力从事,终于在1979年完成全稿,并于次年由南京大学中文系印行了征求意见稿 。
读者对这部征求意见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对它的一些疏误提出了很好的改正意见 。
在此基础上,程先生对全书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并于1983年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初版便印行了6万余册,且很快销售一空,其后多次加印 。
到了1998年,河北教育出版社为程先生出版全集,程先生把编辑全集的事情交付给我,并让我乘机对《古诗今选》进行一次校订 。
校订的主要原因是此书正式出版后陆续发现了一些疏误,例如陈师道的《九日寄秦觏》一诗,书中原系于元符二年(1099),有读者指出实作于元祐二年(1087),校订时便予以改正 。
也有一些地方由于原稿撰写的年代较早,难免受到当时风气的影响,例如《前言》中关于古代诗人的阶级分析等内容,时过境迁,已显得不再合宜,便予以删除 。
无论是修订还是删改,全都是遵照程先生的指示而进行的 。
有些修改意见虽然是由我提出的,但也得到了程先生的首肯 。
例如元稹《连昌宫词》中的“二十五郎吹管逐”一句,原书中作“吹管笛” 。
我检索了各种版本的元稹诗集,此句大多作“吹管逐”,且有元稹自注云:“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王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两者可以互相印证 。
只有少数版本在“逐”字后注称有异文“一作篴” 。
程先生当初认为当作“篴”,也即“笛”字 。
但我觉得“逐”字有“追随”之义,在此句中可解作“伴奏”,句意颇顺 。
如作“吹管笛”,反而语意拖沓 。
而且此句的前后两联的韵脚是“束”和“续”,皆属“沃”韵,“逐”字属“屋”韵,在古诗中“屋”、“沃”两个韵部是相通的 。
如作“笛”,则属于“锡”韵,与“沃”韵不相通 。
经过一番商讨,程先生便同意将“笛”字改成“逐”字 。
总而言之,《程千帆全集》虽是在程先生逝世半年以后出版的,但收进《全集》的《古诗今选》的全稿都曾经程先生亲自审定,可以视为定本 。
现在凤凰出版社以《全集》版作为重版《古诗今选》的工作底本,是非常妥当的 。
文学作品的选本,不但是让普通读者进入文学殿堂的方便通道,而且是反映选者的文学观念的重要文本 。
鲁迅先生说得好:“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 。
”他又说:“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出选本 。
”(《集外集·选本》)以古典诗歌为例,专治诗学的学者也许需要通读许多总集,一般的读者则往往是通过阅读历代诗歌的选本而了解古诗的 。
凡是在选本中入选较为频繁、入选作品较多的古代诗人,便在后人心目中占有较高的地位,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
然而由于时代风气不断演变,同时代的选家也各有手眼,历代的诗歌选本的标准往往大相径庭 。
比如在唐人所选的唐诗选本中,杜甫的地位便相当低下 。
除了早已亡佚的中唐顾陶所选的《唐诗类选》曾选入较多的杜诗之外,唐代出现的其他唐诗选本对杜甫相当漠视 。
在现存的13种“唐人选唐诗”中,只有晚唐韦庄的《又玄集》中选了杜诗,其余的12种中竟然不见杜诗的踪影 。
可是自宋代以后,杜诗在唐诗选本中的地位便扶摇直上,到了清人所选的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中,杜诗的分量便超过李白、王维而独占鳌头了 。
正因如此,普通读者在阅读古诗时一定要选取一种或几种较好的选本,才能获得关于古代诗歌的较全面、较准确的知识 。
也正因如此,尽管我们早已拥有多种多样的古诗选本,但仍然需要不断地推出更符合现代读者需要的新选本 。
那么,《古诗今选》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呢?换句话说,程先生和沈先生历经几十个春秋来编选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