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赛作文开头( 三 )
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重视审题的重要性,或者还不要审题,有的甚至连作文的题目和要求都不细看,提笔就写,拿笔就画,结果闹出偏题、跑题、扣题不紧的现象 。
有的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悲剧 。
那么,小学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呢? 一、 弄清楚命题作问的限制和要求 。
命题作文往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限制,并提出了要求 。
因此,审题时先要弄清楚作文题目有哪些限制,哪些要求 。
一般来说,命题作文限制的有体裁、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等,弄清楚了这些,也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1、体裁 。
对小学生而言,一般是以练习写记叙文为主 。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还应该将其分类,看清楚是属于“写人、写景、记事、状物”,还是属于“日记、书信,读(观)后感”之类的 。
如《我的老师》(大赛主题有我身边的人)就是写人的;《美丽的家乡——兰州》(大赛主题有家乡的变化)是写景的;《难忘的一件事》(大赛主题有我身边的事)是记事的;《看国庆大阅兵有感》(大赛主题有大阅兵感受)是观后感,日记和书信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 。
2、时间 如《家乡的傍晚》时间范围指定得很具体,是“傍晚”;《国庆节见闻》时间就是国庆节 。
3、地点 如《校园新风》(大赛主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所写的人和事应该是校园内发生的而不是校园外发生的 。
4、数量 。
如《难忘的暑假生活二三事》,写的事情可以是两件,也可以是三件,但是不只一件,十件八件也不行;《难忘的一个人》记叙的主要人物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三个 。
5、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 。
如《我的同学》和《我和我的同学》,这两个题目都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同学关系,但是前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是“同学”,而后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却是“我”和“同学” 。
《我爱语文课本》叙述的对象是“我”和“语文课本”,关系是人和物 。
当然,命题作文限制的体裁、时间、地点、数量、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并非每个作文题目都有,或有其一,或有其二,或有其三 。
二、审题时,分析题目的关键词语,扣住“题眼”,确定中心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 。
“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 。
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 。
1、作文题目是一个词语,题目即为“题眼” 。
如《妈妈》、《春游》、《荷花》等,写作文的时候就要抓住“题眼”,弄清楚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然后展开联想,确定中心,完成作文 2、题目中,一般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 。
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玩具》、《难忘的一件事》、《骄傲的爸爸》等,题眼就是“课间”、“可爱”、“难忘”、“骄傲” 。
3、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一般是“题眼” 。
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爱我的小闹钟》、《瞻仰烈士陵园》、《清明节亿王大伯》等,题眼就是“教育”、“爱”、“瞻仰”、“忆” 。
我们写作文之前,如果能够扣住“题眼”,写作文时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不致于出现偏题、跑题,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了 。
三、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
命题作文有了上述诸多限制,是不是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选材范围太狭窄了呢?不是的 。
命题作文除了有一些必要的限制和要求之外,往往非限制的范围很大,也就是说选材范围非常广,这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路,展开联想,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 。
例如:《暑假趣事一件》,分析:①体裁:写事的记叙文;②题眼“趣”,只要有趣,什么样的事情,题目没有限制 。
那么,我们就可以打开思路,放开思维,拓展视野去选材 。
写什么呢?游泳?看电影?做家务?义务劳动?等等 。
③时间限制了是暑假;④数量限制了是一件,但是暑假生活有一个多月,发生的趣事几乎每天都有,可供选材的“趣事”少说也有几十件,由此可见,限制之外的范围很大,选材范围非常广 。
再如《记我身边的一个人》,分析:叙述的对象是“人”,关系是“我身边的”,这是题目限制了的,但是我身边可以写的人很多: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等等,这些都没有限制 。
因此,我们在写命题作文时,不要受限制,既要注意作文题目的限制和要求,又要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刘老师教会了我写作文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丁丁冬冬学作文——创意写作(3~6年级)读后感100字
- 宽恕自己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 三国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 读《长袜子皮皮》有感作文怎么写?
- 难忘的一课读后感作文如何写?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 松下幸之助《金招牌生意经》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