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是什么,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七 )


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 , 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秋瑾
纪念女诗人秋瑾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 , 并且喜欢骑马和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的称号 。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 , 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 , 于是 , 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
编辑本段
端午是太阳的节日
端午是太阳的节日,中国还有一个是月亮的节日,就是中秋 。端午节是在中午过,是驱邪的节日 。太阳可以驱邪嘛 。其实在屈原投江前就有了这个节日,这是一种战斗的图腾,是向邪恶进军的,艾草代替的是剑 。中国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黄酒 。这是一个很悠远的民族的节日 。屈原选择在端午节殉国,把端午节的人文精神提升了 。本来这是一个伸张正义的节日,表现的是对龙的图腾崇拜 , 是出于人们对自然的恐惧;而屈原,赋予了这个节日新的意义,《离骚》是千秋绝妙词,“若无泽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绝妙词” 。这个古老的民族的习惯 , 因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义 。拿今天来说,现在讲究和谐社会 , 所以每个战斗都是为了和谐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
编辑本段
节日习俗
佩饰
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 。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 。插在妇女发髻 , 也用以馈送 。《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 , 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 。又互相献赉 , 名曰健人 。”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 , 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 。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