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诗词( 五 )


青帝今应老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
火销灯尽天明后 。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关于元宵节的古诗有这些: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3.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
——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8.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9.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10.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1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
——王守仁《元夕二首》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 。
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
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展开
搜集有关中秋、端午、重阳、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诗词、对联、...中秋节灯谜:清风拂面中秋夜 (猜:四字常用语一) 谜底: 发扬光大 【气象词语谜】 中秋月夜座谈会 (猜:气象用语一) 谜底: 明晚多云 【电脑词语谜】 中秋月饼 (猜:电脑名词一) 谜底: 节点 诗文谜】 时逢中秋产于沪 (猜:五言唐诗句一) 谜底: 海上生明月 诗文谜】 中秋过后又重阳 (猜:郑板桥诗句一) 谜底: 一节复一节 【诗文谜】 中秋国庆紧相连 (猜:郑板桥诗句一) 谜底: 一节复一节 【诗文谜】 中秋望月 (猜:《红楼梦》诗句一) 谜底: 时逢三五便团圆 中秋节诗词: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
苏辙(宋代)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唐代)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白居易(唐代)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秋谁与共孤光 。
把盏凄然北望 。
苏轼(宋代) -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李商隐(唐代) - 《嫦娥》中秋节对联: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里明清光同普照 秋色正平分天开清旷域 人在大明宫两仪皆皎洁 四海倍澄明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素风冰壶明雪魄 银汉漾金波人逢大治无穷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海上蟾生情共寄 天边鸟倦念当归几处笙歌邀月老 万家糕饼乐中秋海畔骊龙珠复得 天心玉兔镜初磨三五良宵开玉宇 大千世界拱冰轮皓月丹霞明上下 狂歌劲舞乐团圆占得清秋一半好 趁将明月十分圆霓裳舞劲通明殿 玉女歌酣不夜城笙歌声里千家月 饵饼香中百岁心人影欢移花树下 蟾光高挂玉楼头叶落疏桐秋正丰 花开丛桂夜来香百年眷念波千叠 一片冰心月九垓月下有楼皆博饼 天涯无客不思家心随皓月同升起 血与沧波共漫流最是蟾精无贵贱 平分秋色到蓬瀛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桂花开际香云成海 月轮高处玉窟为宫银汉无尘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月兔霜娥上方拱照 琼楼玉宇到处沾光端午节灯谜:1)人到三十山压顶,转身横竖受制约 。
(打一节日) 答:端午 。
(2)一下去了八十八,剩下小二遭火灾 。
(打一节日食品) 答:粽子 。
(3)寨前垄上押宝去东航 。
(打一节日习俗) 答:赛龙舟 。
(4)秋分后,春分前上下一起用水泡 。
(打一节日饰物) 答:香囊 。
(5)公事未办成,看似落汤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