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下诗词赏析( 三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
”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
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 。
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 。
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 。
’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 。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 。
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 。
...
红楼梦中对经典诗词的鉴赏先问,您是要描写黛玉的诗词?还是黛玉的诗词?咏白海棠为曹公以黛玉的身份作的一首诗 。
若是描写黛玉,则2楼正解 。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我建议用这首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
一句最好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5519288.html?si=1&wtp=wk首联上来不是直接写花,而是先写赏花的人 。
“半卷”、“半掩”写出赏花人的娇媚含羞之态,与花映衬;“湘帘”是湘妃竹做的帘子,这里切合黛玉“潇湘妃子”的身份 。
历来以“冰玉”比喻花的素淡纯洁,黛玉则从花想到育花的土和盆也当非同一般,因而喻为“冰”“玉”,显得别具风采,又写出黛玉“洁本洁来还洁去”的品格 。
颔联上句以梨花之蕊喻白海棠资质的皎洁,下句以梅花喻白海棠品性的芳香孤傲 。
这里用“偷来”“三分白”、“借得”“一缕魂”,构思巧妙别致 。
这是化用了宋代卢梅坡《雪梅》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颈联上句喻白海棠花象月中仙人缝制的白衣,月窟,月中仙境,月宫;仙人是指嫦娥;缟袂,是指白绢做的衣服,也可象征丧服,诗词中常以此比喻白花 。
如宋代苏轼在《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诗中有:“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 。
”还如明代高启的《梅花》诗中有:“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
”下句喻白海棠又象秋天闺房里哀怨的女子在擦拭泪痕 。
对这两句诗,脂砚斋有评论:“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
”诗句隐中描写的当是黛玉的自我形象与心境,又含有借“仙人缝缟袂”暗示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的薄命早夭,借“拭啼痕”点出黛玉以泪还在债之意 。
尾联写白海棠含羞带怯地独立深夜西风之中,寄寓了黛玉满腹忧伤却无处倾诉衷肠,只得听任西风摧残的凄凉心情 。
在《咏白海棠》中,林黛玉的诗又一次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出了自己的身世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 。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耶已昏 。
” 如李纨所叹,“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 。
”如宝玉所赞,“从何处想来!”黛玉亦如一朵白海棠,具梨蕊之娇洁,借得了梅花芳香孤傲的品性 。
在《红楼梦》中,大多数咏物诗并不单单只是为了咏物,还寄托了作诗者的自我感情在里面,林黛玉的这首咏白海棠诗便可看作是抒发自我感情的抒情诗 。
红楼梦诗句解析展开全部 一、石头记原文: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译文:满纸都是离经叛道的语言,浸透着一把把辛酸的眼泪; 都说作者是迷恋儿女之情,可作品的精髓谁又能理解?注译:荒唐语:原为漫不着边际的话,引伸为乖廖之言,这里指《红楼梦》反封建孔孟之道的先进叛逆思想 。
都云句:痴,痴情,这里指与曹雪芹同时代的人把《红楼梦》主题理解为描写爱情 。
谁解句:味,滋味,喻事物的真实含意,其中味,这里边的深刻道理,这里指作品的主题 。
二、好了歌原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