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白梅花的古诗词( 四 )


而那调皮的蜻蜓 , 扇动着翅膀 , 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 , 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 。
我陶醉了 , 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
荷花不仅美丽 , 而且很有用处 。
它的叶子能泡茶、做中药 , 莲藕能吃 , 莲子则是夏天清凉解暑的最佳食品 。
总之 , 全身都是宝 。
荷花不像牡丹一样雍容华贵 , 不像梅花那样迎寒吐芳 , 也不像兰花那样小巧清秀 , 然而 , 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 , 送丝丝清凉 。
啊!我爱荷花 , 爱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 , 更爱它那“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风亮节!
关于赞美梅花的作文说到我最喜欢的花 , 那就是梅花了.我喜欢梅花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婀娜的身躯 , 而是因为它的坚强.梅花是特殊的花种 , 它在冬天也可以开放 , 并十分的美丽动人 , 它的花瓣呈粉色或白色 , 很漂亮 , 但却不太显眼 , 从远处看梅花好像一个穿着红群并羞羞滴滴的小姑娘 , 非常可爱.这时 , 吹来一阵微风 , 一片芳香扑鼻而来 , 再看梅花 , 它好像在树上跳起了舞来 , 我也陶醉其中 , 好像我也成了梅花 , 也在跳舞.我走进看梅花 , 发现它竟如此坚强 , 我不由得想起爱哭的我们 , 再看看梅花 , 便羞愧了起来.在这寒冷的冬天百合花缩成了一团 , 凤仙花也低下了头.唯有梅花在雪中挺着胸 , 十分神气.在这雪中 , 还有和红梅花有着一样特点的白梅花.它的花瓣是白色的 ,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我觉得我们不但应该赞美梅花 , 还应该赞美有梅花精神的人.说道这儿 , 我想到了雷锋的钉子精神 , 我觉得他就很像梅花.在我们的生活中 , 我们要刻苦学习不断进取 , 面对失败后 , 要挺胸抬头 , 不要对失败低头.我爱梅花 , 爱它的美丽动人 , 但更爱它的精神.
红楼梦第七回读后感蒙:“苦尽甘来递转 , 正强忽弱谁明?惺惺自古惜惺惺 , 时运文章操劲 。
无缝机关难见 , 多少笔墨偏精 。
有情情处特无情 , 何是人人不醒?”(似乎是提醒读者注意曹家的历史变迁 , 这是一段投靠或投降的历史 , 应该好好反省 , 不要得意---解读者)靖:“他小说中一笔作两三笔者、一事启两事者均曾见之 。
岂有似“送花”一回间三带四攒花簇锦之文哉?”(赞美构思巧妙 , 言简意赅 , 寓意丰富---解读者)题曰:“十二花容色最新 , 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
”(这首诗暗示秦汉文化的正统 , 谁珍惜秦汉文化之花呢?当然是文化天子贾宝玉--解读者)第六回是以刘姥姥进荣国府作线索与纲领 , 为读者矫正了阅读的眼光;第七回则以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物 , 相互映射 , 对比衬托出人物形象的个性 , 处世的方式 , 以及隐含的深刻内涵 , 作了一次全方位的或近或远的拍摄 , 来透视贾府的整体现实与状况 , 深入了解贾府的日常生活 。
《红楼梦》中宁荣二府是戏剧舞台 , 上上下下几百号人都是演员 , 前五回就是序曲 , 层层铺垫 , 即使第六回我们只不过借的是刘姥姥的眼睛 , 从一个侧面有了一瞥的印象 , 而第七回才是宁荣二府的真正生活开始了 。
镜头由远及近 , 有偏至正 , 对准了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的近距离生活 , 进入了他们饮酒作诗 , 琴棋书画 , 尔拜我访和家长里短之中 。
作者着墨如泼 , 极力陈设烘托和铺垫 , 犹如帷幕徐开 。
涉及人物多却思路清晰 , 包含信息大但有条不紊 。
仅仅是第七回我们就能解读到如此之多的表面和背后的故事 , 真叫人叹服作者无比绝伦的文学才华!周汝昌有一句话很有道理:“第七回看似一派闲文 , 实则是耐心结撰 , 处处有用意 , 笔笔设伏线 , 全为后文铺下大小巨细脉络” , “读不懂第七回 , 莫看《石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