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叶金鸡菊古诗词( 四 )


目前严重危害我国的外来动物约有40余种 , 昆虫类包括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蔗扁蛾、苹果绵蚜、葡萄根瘤蚜、二斑叶螨、马铃薯甲虫、小楹白蚁、红脂大小蠹等 。
其它外来动物 , 还有原产于南美洲的大瓶螺 , 原产于东非的褐云玛瑙螺 , 原产于北美洲的麝鼠 , 原产于前苏联的松鼠 , 原产南美洲的海狸鼠等 。
引进外来鱼类对湖泊的本地鱼种和生态系统也构成了巨大威胁 , 云南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外来入侵的鱼类 , 例如草鱼、鲢、鳙、太湖新银鱼、麦穗鱼、子陵吻鰕虎鱼、波氏吻鰕虎鱼等 。
目前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外来微生物或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oryzicola)、马铃薯癌肿病(Synchytrium endobi-oticum)、大豆疫病(Phytophthora megasperma)、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alboatrum)、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 (Xanthomonas citri)、木薯细菌性枯萎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ihotis)、烟草环斑病毒病、番茄溃疡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ese subsp. mishiganen)、鳞球茎茎线虫(Ditylenchus spp.)等 。
不过在我国浩繁的生物种类中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尚不得而知 。
同时 , 中国很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侵害 。
由于我国南北跨度5500km , 东西距离5200km , 跨越50个纬度及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
我国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具有以下特点:a. 涉及面广: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发现入侵种 。
到2002年5月 , 中国共建立了1500个自然保护区 , 覆盖全国总面积的大约9% , 除少数偏僻的保护区外 , 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入侵种 。
b. 涉及的生态系统多: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 , 从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原、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 。
其中以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岛屿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 。
c. 涉及的物种类型多: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植物 , 到细菌、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 。
d. 带来的危害严重:在我国许多地方停止原始森林砍伐 , 严禁人为进一步生态破坏的情况下 , 外来入侵种已经成为当前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的重要原因 , 特别是对于水域生态系统和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 , 已经上升成为第一位重要的影响因素 。
2. 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渠道)生物入侵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活动把这些物种带到了它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 。
因此 , 我们称这些物种是"有害的" , 实际上对这些物种而言是不公平的 , 它们只是呆错了地方 , 而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常常是人类的一些对生态环境安全不负责任的活动 。
外来入侵物种问题的关键是人为问题 。
引种(Introduction)是指以人类为媒介 , 将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 转移到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地区 。
这种转移可以是国家内的或国家间的 。
引种可以被分为: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两类 。
有意引种(Intentional introduction)是指人类有意实行的引种 , 将某个物种有目的地转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这类引种可以是授权的或未经授权的) 。
无意引种(Unintentional introduction)是指某个物种利用人类或人类传送系统为媒介 , 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方 , 从而形成的非有意的引入 。
外来物种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被引种到其非原产地 。
·有意引种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有着悠久的历史 。
早期的引入常常通过民族的迁移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实现 。
原产非洲的酸豆(Tamarindus indica)以及原产中亚的葡萄(Vitis vinifera)、紫苜蓿(Medicago sativa)、石榴(Punica granatum)、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等经济植物的种子就是公元前4世纪和1世纪时分别通过古代著名的“蜀-身毒(即印度)道”和“丝绸之路”引入我国的 。
此后 , 北宋时有芦荟(Aloe barbdensis , 或A. vera var. chinensis)(它原产于非洲东北部 , 现于华南的沿海地区归化) , 17世纪时有甘薯(Ipomoea batatas)、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及西番莲(Passiflora coerulea)等经济植物被转引到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