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诗词意思( 二 )


大历七年 (公元772年)秋八月,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张志和来谒 。
颜真卿以舟敞漏,请更之,张志和答曰:“傥惠渔舟,愿以为浮家泛宅,沿溯江湖之上,往来苕霎之间,野夫之幸矣 。
”遂为水戏(《续仙传》载张志和“守真养气,卧雪不寒,入水不濡”),忽焉去 。
关于张志和卒时情景,颜《碑》只有一句朦胧的记载,“忽焉去我” 。
《新唐书·张志和传》可能因其意不明,不云其事 。
《续仙传·玄真子》则借此遂云“寻于水上挥手以谢真卿,上升而去”,故神其事,不可信 。
张志和的著作,据颜《碑》载: 著书十二卷,凡三万言,号《元真子》 。
遂以称焉……京兆谊为作《内解》 。
元真又述《大易》十五卷,凡二百六十有五卦 。
其《大易》十五卷,今存佚不明 。
《玄真子》则有很多版本,分上、中、下三卷者有: 《且且初笺·十六子》、《知不足斋丛书》第十三集、《金华丛书·子部》,《丛书集成初编 ·哲学类》所收则据《知不足斋》本影印,曾参照《道藏》本 。
明《正统道藏》太玄部甚帙收有此书,但标曰《玄真子外篇》,亦分上、中、下三卷 。
何以名曰《外篇》,岂《玄真子》别有《内篇》?检《藏》本,是书约三万七千宇,据颜《碑》,《玄真子》“凡三万言”,大体相符,则知《道藏》所收,即为《玄真子》全文,非别有《内篇》也,《道藏辑要》第五类所收同此 。
《子汇》收《玄真子外篇》,不分卷,唯分碧虚、鸾鷟、涛之灵三部分,其后分三卷者均依此 。
明归有光辑评《玄真子》,不分内、外篇,亦不分卷,是书收入《诸子汇函》,当较接近《玄真子》原貌,可参考 。
《玄真子》不分篇、卷者还有:《十二子》本、《二十家子书》本、《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本、《子书百家、道家类》本、《百子全书·道家类》等 。
凡入子部,均属之于道家类 。
另外,《说郛》(宛委山堂本)卷一百收录《玄真子渔歌记》一卷,题唐张志和撰,李德裕录 。
《玄真子》一书,行文格调颇似《庄子》,全以寓言写出 。
其言博大恢宏,而且从相对主义的沉思中悟出许多辩证法的真理 。
张志和在天文学上亦有精深的造诣 。
下面择其点滴,以叙笔者之浅识 。
张志和名天之王曰“神尊”,名地之王曰“只卑”,名碧虚(...
《渔歌子》 《渔歌子》,词牌名 。
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小令的曲调名,唐人多不加令字 。
调笑令本名调笑,一般不加令字,《教坊记》及其他文献所载唐代小曲名多用“子”字 。
唐人称物之么小者为“子”,如小船称船子,小椀称盏子 。
现在广东人用“仔”字,犹是唐风未改 。
曲名加子字,大都是令曲 。
如甘州原是大曲,其令曲就名为甘州子 。
又有八拍子,意思是八拍的小曲,渔人的小曲,就名为渔歌子 。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注释]1.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
2. 白鹭:一种水鸟 。
3.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
4.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
5.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
“斜风”指微风 。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 。
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
渔歌子 古诗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