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韵的形成过程( 二 )


再说押韵 ,  韵 , 就是和谐而有节奏的音乐或念白 。
说到人 , 文人雅士往往被称为有风度 , 风致 , 情趣 , 韵味儿十足 , 等等 。
而说到诗文 ,  就是把同韵的字有规律地配置在诗词的句尾 , 即:每一个句子的最后那个字 。
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
?诗、词和曲一般都是要押韵的 , 诗词曲的韵都和语言有直接的关系 。
诗韵最早形成 , 在唐朝就已经有了很详细的广韵 。
而后在宋词兴之后 , 才有了词韵 。
而戏曲的十三辙 , 则是在明清时代形成的 。
古体格律诗 , 到清末使用的官韵 , 是通称的“平水韵部” 。
在民国以后就没有官韵了 , 而写旧体是的人仍依“平水韵” , 但平水韵部里的许多字 , 和现在的语言已经脱节了 。
而且有许多的字和现在的语言根本不同了 。
因此我极力主张用汉语拼音为标准的新韵 。
只要依照汉语字典为准就可以了 。
一般来说 , 一首诗 , 后句要跟着前句的辙;每句最后一字 , 要押得住上句最后那个字的韵 。
律诗是一韵到底的 , 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
古体诗固然可以一韵到底 , ??但也有例外 , 根据诗词的内容 , 为着叙事的方便 , 也可以换韵 , 而且可以换几次韵 。
例如著名的《长恨歌》 。
合辙押韵 , 前呼后应 , 是诗词最大的语言特点之一 。
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 , 吟诵顺口悦耳 ,  便于记忆流传 。
正因为此 , 诸如《将进酒》《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等脍炙人口的诗篇才能得以口口相颂 , 流传至今 。
诗词的用韵展开全部一、平仄音一般来讲 , 普通话里的第一、第二声(既阴平、阳平)里大部分字 , 是古典诗词声韵部里的“平声”;而三、四声都是仄声(既“上声”和“去声”) , 但这仅仅是一般而言 , 绝不是肯定 。
如以普通话发音作为韵的平仄确定 , 一准出现错误 。
因为在不少入声字里 , 它的发音就是普通话里的阴平、阳平声 , 而入声字 , 又偏偏就是诗韵中的仄音 。
我对入声韵字最头痛 , 稍不留神就会出错 。
自己创作的古典诗词里 , 被人挑出毛病的地方 , 多为入声字的错误使用 。
入声字怎样才能记住?有人总结了窍门 , 但我不太认可 。
我认为入声字的掌握 , 应该是在长期写作时慢慢感悟出来的 , 在不熟悉的时候 , 只能靠查韵书去确定 , 这样做虽然比较烦琐 , 但是 , 能够有效的避免了平仄出现错误 。
入声字韵书上写的很分明 , 这里就拿几个字作为例子 , 不过是希望大家知道 , 这些字可不是平音 , 而是仄音:剥、吃、出、*、激、息、等等 , 这些字的发音都是普通话的“阴平” , 但在诗韵里 , 它们都是仄韵 。
附加讲个小故事 , 很能说明平仄声的问题: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 , 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 。
”天是平声 , 子是上声 , 万是去声 , 福是入声 , 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 , 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
这四声中 , 最成问题的是入声 。
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 , 考却不是入声 , 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
其实在普通话中 , 入声已经消失了 。
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 , 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 。
比如“乙、亿、邑” , 它们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部 , 可在普通话读来却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 , 则能分得清清楚楚 , 分别读做ik,it,ip) 。
光是平仄音就说这么多 , 其实 , 如果手里有一本韵书就是最方便的事情了 , 许多字的平仄音在吃不准的时候 , 就可以翻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