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韵的形成过程( 五 )


作者在这里以鸥鹭形象作为陪衬 , 就是对主人公形象的潇洒天真的品格作一番加意地描摹 , 从而使全词洋溢地天真无邪、活泼烂漫的青春气息更加浓烈 , 更加感人 。
李清照的词 , 遣词造句 , 多有所创新 , 看来一目了然 , 却又引人入胜 , 耐人咀嚼、思索 。
这首词写日暮 , 并没有渲染“落日镕金 , 暮云合璧”的景象 , 写藕花 , 也没有描绘“红稀香少”的情态 , 全篇虽无写景 , 却是处处有景 , 情由景发 , 情景交融 。
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 , 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 , 集中表现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
她不愧是抒情词的杰出的作家 。
你知道昆曲形成的过程吗?昆曲 , 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 , 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 , 现又被称为“昆剧” 。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 , 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 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
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 , 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 , 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 同属南戏系统 。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 。
其流布区域 , 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 , 到了万历年间 , 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 , 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 , 万历未年还流入北京 。
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 , 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 。
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 , 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鄣记》、《南柯记》 , 沈璟的《义侠记》等 。
高濂的《玉簪记》 , 李渔的《风筝误》 , 朱素臣的《十五贯》 , 孔尚任的《桃花扇》 , 洪升的《长生殿》 , 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 , 如《游园 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 , 简称“曲牌体” 。
它所使用的曲牌 , 据不完全统计 , 大约有一千种以上 , 南北曲牌的来源 , 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 , 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 , 宋代的唱赚、诸宫调 , 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 。
它以南曲为基础 , 兼用北曲套数 , 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
昆曲的伴奏乐器 , 以曲笛为主 , 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
昆曲的表演 , 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 , 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 , 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
俞振飞是卓越的昆曲艺术家 , 他具有一定的古文学修养 , 又精通诗词、书、画 , 他不但精研昆曲 , 同时又是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 。
因此他能将京、昆表演艺术融于一体 , 形成儒雅、飘逸、雄厚遵劲的风格 , 特别是以富有“书卷气”驰誉剧坛 。
他深受海内外推崇的代表节日有《太白醉写》中的李白;《游园·惊梦》中的柳梦梅;《惊变·埋玉》中的唐明皇;《琴挑》中的潘必正;《八阳》中的建文君;《断桥》中的许仙等 , 演来无不栩栩如生 。
带“韵”的诗词带“韵”的诗词有:1、李煜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 新声慢奏移纤玉 。
2、白居易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看舞颜如玉 , 听诗韵似金 。
3、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历阳裴太守 , 襟韵苦超越 。
4、武元衡 《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寒光生露草 , 夕韵出风篁 。
5、刘禹锡 《百花行》繁紫韵松竹 , 远黄绕篱落 。
6、白居易 《题遗爱寺前溪松》笔写形难似 , 琴偷韵易迷 。
7、刘禹锡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 , 因和之》鸾声窈眇管参差 , 清韵初调众乐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