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一切战争》读后感100字( 三 )


前线总司令的亲姐姐是坚定的反战运动家;前脚还在劝友人不要因为在战场的儿子失联而感到难过,没多久就接到了自己的儿子被人目击到受伤后失踪、生死未卜的噩耗;前一天还躲在各自战壕里互相射击的人们因为圣诞节自发组织停火在坑坑洼洼的无人区踢起了足球;偷偷把敌国的反对派遣送回国,本是为了让他们回去发起革命好从内部瓦解对手,怎料遭到反噬,自己的士兵也开始哗变违抗指令;被众人寄予厚望的新式武器,到了实战却没推进多远就尴尬地寸步难行;埋葬着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阵亡士兵的地点相隔仅7码……相信读过这本的书友看到上面的描述多少都能隐约回忆起书中的片段,除了上面这些还有更多精彩的、诙谐的、感人的、令人拍案叫绝的、令人扼腕叹息的、令人掩卷长叹的真实故事在这本小书中等着读者一一去发掘 。
但归根结底,这一是部反战的作品,细细数来反战的声音贯穿全书,时弱时强,最终敲响了震耳欲聋的一记,为血腥的进程按下了暂停键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书中收录的那些彩色和黑白照片,提供了非常棒的阅读体验:看到中间的时候浏览一下,读罢全书再复习一遍,任谁都难逃那层层涌上来的厚重的历史感 。
《终结一切战争》读后感(三):这场战争何以重要
不同于20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疏离感由来已久,“欧战”这一在1910到1940年代的流行名称即足以说明一切——这是一场“他们的战争” 。尽管有参战华工的足迹、“二十一条”的耻辱与巴黎和会的灰暗记忆,但受参与群体与时间范围上的限制,我们对于一战的记忆与认识始终存在一种片面与隔膜 。也正因此,尽管我们可以复述通过宏观叙事作品获得的有关一战的各类信息和论断,但由于缺乏某种切身且共同的体验与记忆,西方语境下的Great War于我们而言始终具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
就此意义而言,亚当·霍赫希尔德这部《终结一切战争》,通过将视角下沉到一战中英国不同阶层几个主要人物身上的写作手法,即便不能说全然有效,却也可以说是帮助我们理解这场战争对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何以重要的一种难得途径了 。简言之,这是一场推翻了一切设想的战争,一场每个人皆参与其中的战争 。
作者的这一论断得以成立的前提,首先在于这场战争成为了改变(或者说摧毁)它之前的那个世界的标志——本书的叙述轨迹并未从1914年开始,而是上溯到了19世纪90年代的维多利亚时代 。在全书的第一部分,作者借对书中各主人公战前生活的介绍,回顾了世纪之交的布尔战争、爱尔兰独立运动与第二国际推动下的欧洲社会主义民主运动,展现了“昨日世界”的种种境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