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一切战争》读后感100字( 五 )


而他们所要面对的,甚至不仅仅是在战争前便已经存在的敌人(帝国政府及其保守主义政策的支持者们),更有那些曾经为了和平与平等而并肩战斗,如今又倒向战争的“前战友们”(书中述及的潘克赫斯特母女们的个人抉择与分道扬镳可谓令人唏嘘的典型) 。对此,作为和平主义者之一的伯特兰·罗素的记述格外真实:
诚然,平心而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推动了工人运动与女权运动阶段性胜利的到来 。然而这种为结果论不应当成为评价那些坚持抗争的和平主义者们的唯一尺度 。在这个如前所述信仰崩塌与幻灭的时代,他们对这种理想的坚持弥足珍贵 。而作者对他们的处境与可贵精神亦给予了充分的说明与赞誉:
当然,我们也同样不应忽视和平主义者们的对手们所在进行的战争:那些帝国的憧憬者与战争的支持者们,既进行着一场为“为了祖国”而与敌国进行的战争,同时也在与和平主义者们进行着另一场战争,更有甚者,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在同自己进行着战争——用自己的笔尖支持大英帝国持续作战的拉迪亚德·吉卜林和约翰·巴肯,分别因这场他们赞美和鼓吹的战争而失去了儿子与弟弟——他们是否曾后悔过自己的决定,我们不得而知(吉卜林夫人日记中的“世界将被重建,我儿却已成故人”一句或许蕴含了一些),但这场所有人参与其中的“自己的战争”,给每位参与者带来的恐怕都是一种五味杂陈且永远无法忘怀的印记 。
一战当然没能“终结一切战争”(当然,乐观地说它也没有“终结一切和平”),但称其“终结了战前的一切理想(or梦想、幻想)”却也并不算太夸张 。在这场战争的废墟之上,一个迥然不同于过去的世界被建立了起来,而在这个新世界中的旧世界的幸存者们,则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属于自己的战争,从而形成了一种有所区别但仍可谓共有的记忆 。而作为相当程度上的旁观者的我们,若想真正理解这场百余年前的战争,对上述二者的认识缺一不可 。
最后推荐两部关于一战的纪录片:《一战日记》和《我们的世界大战》分别由德国和英国制作推出,同样采取了真实事件与演员扮演相结合的拍摄形式,以群像描写的方式审视这场战争,在形式上与《终结一切战争》相当类似(事实上看完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就立刻想到了这两部纪录片) 。就我个人的观感来说,这种带入个人视角审视战争的表现手段甚至要比历史胶片的展现更为震撼 。
《一战日记》:涉及各参战国的14位主人公,比较有趣的是,其中有几位同样出现在了本书中,作为非主要角色登场,某种意义上的梦幻联动与彩蛋 。
b站链接:《一战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