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人( 二 )


比如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前从长安到奉先县省视妻子,入门便听见家人号哭,他的小儿子已饿死了!这样的惨痛使他回想个人的遭际,社会的种种不平 。
他说“幼子饿已卒”我的小儿子是饿死了,可是像我这样“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的人尚且如此,那些平民百姓又当如何呢?所以他“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以至于“忧端齐终南,濒洞不可掇!”我们说杜甫的关心人民,关心国家都是流自肺腑的真实感情,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
一直到老,他登上岳阳楼的时候还说:“戎马关山北,”我要“凭轩涕泗流” 。
又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由自家茅屋被风雨吹破而致家人受寒冻,发出“安得广厦万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祈愿 。
这种宽广的胸怀,是非常值得后人钦佩的 。
这就是杜甫,是他的性情,他还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我也知道,我干嘛这么傻瓜,我可以不要管他国家怎么样!但这是我的本性,就好像葵花和藿叶一样总是向着太阳 。
人的本性是没有其他人、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的,所以说“物性固莫夺” 。
我们说这便是一种高贵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人对悲剧命运的克服,人比悲剧命运更强,更高 。
而你吃饱睡足之后,说我也来关心人民,碰到一点挫折你就只顾自己了再也不关心人民了,这个就是层次不同,不是说你的关心是不对的,但是你的关心不是那种流自肺腑的欲罢不能的关心 。
虽然时至今日,我们似乎特别缺少英雄主义了,特别缺少提澌生命的真实力量了 。
这就跟我们对人性的看法有关 。
这些问题很大,我今天不可能讨论现代思想的利弊,但我们对于现代思想的反思与怀疑,也成为我们读唐诗的一个背景,使我们懂得珍惜,珍惜我们的生命,爱自己 。
懂得发扬,发扬我们的人文精神,爱别人 。
从唐诗中找到自己,从人文精神中找到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信念 。
唐宋诗词文人的个人仕途经历 (如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商隐)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 。
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
00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令高力士脱鞋 。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
00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大诗词人?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起源 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 。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 。
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 。
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
韩愈(768-824)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南阳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
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 。
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 。
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 。
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 。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
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文集》里 。
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