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观沧海》( 四 )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 。
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 。
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 。
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 。
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澹澹,水波动荡状 。
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 。
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 。
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 。
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 。
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 。
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
求曹操诗句《观沧海》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作者介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沛国谯(qio)(今安徽省毫(bó)县)人 。
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 。
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魏武帝 。
曹操是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重要作家 。
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和散文 。
他的诗继承汉代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有的写时事,有的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风格悲凉慷慨 。
散文写得质朴简约,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受传统的束缚,豪迈雄健,体现了“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 。
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也各有成就,文学史家习惯称他们为“曹氏父子”或“三曹” 。
他们周围团结了一批文学家,形成所谓的邺下文学集团 。
而曹氏父子则以其倡导和创作,对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建安风骨的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
曹操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 。
现存乐府诗二十余首,散文四十余篇,有中华书局辑校的《曹操集》 。
【解题】这首诗选自宋代郭茂倩(qiàn)编的《乐府诗集》卷三十 。
曹操传世的诗歌全是乐府诗 。
用乐府旧题写时事,是曹操的首创 。
乐府旧题中有《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源出汉代民谣,一人唱,三人和 。
现存的一首古辞是写求仙得道的 。
曹操则用它来写自己的政治抱负 。
全诗共分四章(称四解),第一章《观沧海》,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的博大襟怀;第二章《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记征战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田园荒芜的忧虑;第四章《龟虽寿》,描写诗人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英雄气概 。
四章之前有一段“艳”辞,相当于序言 。
诗写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北征乌桓之际 。
【注评】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
东临碣石:东上碣石山 。
东:方位名词,这里作临的状语,表示向东、朝东 。
临:到,这里是登上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