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怀念过去,为什么人总是怀念过去?( 五 )


年之少时,血气方刚,精力旺盛,此时他有无穷的精力和时间去创造各种意义 , 此时他的意义生产是处于混杂的、井喷式的高产阶段,他面临的困境是无从选择,而不是缺少意义,所以年轻人很少怀旧 , 他遭遇的困境更多的是无从选择与茫然 , 甚至无所适从 。中年以后,时间和精力被各种琐事占去,相对而言生产意义的时间减少了;另外,中年的时候 , 人通常都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与选择标准,此时他会直接过滤掉很多与内在标准不符的意义增量,从而导致意义的生产处于供需刚刚平衡甚至开始出现赤字的阶段 , 而中年阶段又是人生中消费意义最多的时段 , 此时 , 经常出现意义供给不足的局面,怎样弥补这些意义空缺?增加意义的产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中年时段的各种掣肘因素太多,导致有心无力,此时只好从过往的意义库存中挑选那些先前遗留下的并且符合当下标准的意义存量,以此来弥补中年阶段出现的意义空缺,这就是怀旧产生的根本原因 。老年阶段情况更糟,意义赤字会更大,而且生产能力几乎丧失,所以老年人更喜欢怀旧,那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在这个解释里,我们还可以引申出一个更为有趣的推论:人生中的重大事情往往具有超量的意义内涵 。这个推论说明重大事情往往包含多个解释层面,每个层面都会随个体认知水平的提高 , 生发出更多以前没有发现的意义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大事件是人生意义的宝库 , 年轻时要尽量做出一些意义重大的事情来,以此为未来积攒下一些珍贵的意义库存 。
基于上述分析,我不认为怀旧是一种多么糟糕的事情 , 至少从哲学上来说,怀旧把过去和现在通过意义连接起来,否则人的存在在时间上会出现缺口,让人的存在处于一种没有根基的漂浮状态 。另外 , 怀旧也为未来的意义生产预留出宝贵的时间 , 使人不至于处于精神的饥饿状态 。从文化演化史的角度来看,怀旧也是人类千百年来总结出的一种回避思想危机的有效措施:人类无数次憧憬的黄金时代与世外桃源,都是对于当下社会失范困境的一种主动撤出,以此回避同流合污的沉沦危险,并有力捍卫了社会秩序与正义的存在价值 。怀旧作为个体的一种消极自由 , 保证了社会在微观层面上坚持一种走向上的道路的努力 。因为你所怀念的总是一些经历时间磨洗而日久弥新的人类美德 。从这个意义上说,怀旧与未来有关 。
(转自中国科学报)
我们对于过去经历和事件的记忆,被称作情节性记忆 。人们往往认为,自己回忆起的情节性记忆,都是准确、真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