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张载 诗词( 二 )
浅谈 张载的“横渠四句” 横渠四句 , 即“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大儒张载的名言 , 也是我十分喜欢并奉之为座右铭以激励自己的一句话 。
我就简单谈一下我对这四句的理解 , 与同学们分享 。
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 这当然是不对的 , 可是一个读书人到底能干什么 , 应该干什么 。
我认为横渠四句就是张载对此给出的一个解答 。
无用的只是死读书的酸儒 , 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有大志向的人 , 应该是要成为经天纬地之才 , 治国兴邦之士的人 。
而要做到这些 , 就需要一个人有崇高的境界和气度 , 要胸怀天下 , 心系百姓 。
正如前两句所言 , 读书人要为天下确立起生生之心 , 要寻求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 同时要关注黎民百姓的疾苦 , 使百姓能安居乐业 , 使老有所终 , 壮有所用 , 幼有所长 ,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这是一个读书人对于现世的最高理想和价值所在 。
然而张载指出 , 一个读书还应该有超过他所处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 那就是对于过去的传承与发扬和对于未来的开拓与创新 。
为往圣继绝学指的是继承和发扬先贤们的学问和思想 , 在当今时代 , 这不只适用于儒学 , 往圣既可以是毛泽东 , 周恩来 , 邓小平等国家领袖 , 也可以是牛顿 , 麦克斯韦 , 爱因斯坦等科学巨擘 , 还可以是鲁迅 , 季羡林等文化大师 。
而为万世开太平则是一个人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所在了 , 一个读书人应该推动历史的进步 , 做出开创性的工作 , 为后世之人奠定好的基础 。
可以说 , 横渠四句道尽了一个读书人的使命与责任 , 时常以此自省 , 实觉任重而道远啊 。
...
北宋大儒张载,“载”应该读几声?谢谢意思是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 太平 。
宋天禧四年(1020年) , 张载出生 。
其名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 。
[2] 张载从小天资聪明 , 十岁时随外傅学习 , 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 , “志气不群 , 知虚奉父命” 。
少年丧父 , 使他成熟较早 。
当时西夏经常侵扰宋朝西部边境 , 宋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资 , 以换得边境和平 。
这些国家大事对“少喜谈兵”的张载刺激极大 ,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 , 张载年近21岁时 , 写成《边议九条》 , 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 , 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 打算联合焦寅(陕西永寿人 , 精兵述)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 , 为国家建功立业 , 博取功名 。
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1040年—1042年) , 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 , 在延州军府召见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儒生 。
张载谈论军事边防 , 保卫家乡 , 收复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热情赞扬 , 但范仲淹说:“儒者自有名教 , 何事于兵?[3] ”认为张载可成大器 , 劝他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 , 不须去研究军事 , 勉励他去读《中庸》 , 在儒学上下功夫 。
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 , 回家刻苦攻读《中庸》 , 仍感不满意 。
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 , 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 , 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 , 经过十多年的攻读 , 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 , 互相联系的道理 , 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
[2] 庆历二年(1042年) , 范仲淹为防御西夏南侵 , 在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城西北修筑大顺城竣工 , 特请张载到庆阳 , 撰写了《庆州大顺城记》以资纪念 。
...
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即所谓的“民胞物与”思想 。
可以参见《张载集 西铭篇》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宰相肚里别撑船了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诗词大赛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格式怎么样?
- 诵读古诗词的心得怎么写?
- 毕业留言古诗词范文有没有?
- 清明节诗词策划书范文有没有?
- 形容展望未来的诗词写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