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式谱典价格( 三 )


前面说过,三平调是古风专用的形式,这成为古风的特点之一 。
最后三字除了这种三平调以外,其次就是收尾於平仄平;还有比较少见的两种,收尾於仄仄仄或仄平仄 。
这就是说,平脚的句子,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以用平声为原则;仄脚的句子,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以用仄声为原则 。
从全句的平仄看,多数句子的节奏不是平仄交替,而是叠平叠仄,这就是说,五古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七古还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的 。
例如杜甫《岁晏行》: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
渔父天寒网苦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
诗歌的格式是什么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 。
正楷、行草等为字体,钦定词谱无异于懒婆娘的裹脚,从一而终 。
夫子制义、丑恶的东西,把它作为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完美的重要标志,举国上下却推崇备至,诗律词谱则为句型,前人的书法能够把字体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后人的诗词同样也可以把句型的美表达得贴切自然诗不我待以立不易,又臭又长,可至今仍有许多人把它作为高深的学问招摇过市,甚至凭它养家糊口,刚当位应 。
在过去近一千年的岁月里,中国女子以小脚为美,明明是畸形的,字有字体,句有句型 。
废除妇女缠足,彻底解放了一半的国人;简化诗律词谱,也同样彻底解放了一半的诗人 。
汉语言中...
古代诗词中高价一词有何典故? 《后汉书?边让传》 载,蔡邕向何进举荐陈留才士边让,说若不能提拔重用萁人,便“非所以章瑰伟之高价,昭知人之绝明也 。
” 意思是便不能显示奇才的珍贵,表现朝廷知人善任的贤明 。
高价常用 指亊物的贵重比喻人的宝贵才华 。
三国?魏曹棂《盘石篇方舟寻高 价,珍宝丽以通夕唐?高适 河西送 李十七::“春价争重,衧当早著鞭 。
”岑参《酬成少君骆谷行见呈》: “高价振台阁,清词出应徐 。

诗歌的格式押韵要求等律诗---近体诗的一种 。
格律严密 。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而成熟于盛唐时期 。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 。
首先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
其次对诗句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 。
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
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 。
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
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
每首的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 。
排律则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都必须上下句对偶 。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或一二两联,或二三两联,或仅二联要求上下句对偶 。
第四便是声韵格律的严密要求 。
以常用的五律、七律为例,首先是押韵,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首句多数不押韵,七律首句多数押韵 。
也有押仄声韵的,有人认为押仄韵的应属古体 。
其次是声调 。
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 。
诗歌声律以平声字为一类,以上去入三声字为一类,称“仄声” 。
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
五律仄起式□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五律平起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七律仄起式□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七律平起式□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加圈的字表示可平可仄 。
五律首句如押韵,仄起式改为“□仄仄□平”,平起式改为“平平仄仄平”;七律首句如不押韵,仄起式改为“□仄□平平仄仄”,平起式改为“□平□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