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式谱典价格( 四 )


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
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一致,称为“粘对”,否则叫“失粘”;广义的失粘兼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 。
关于律诗的声律,旧传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即谓七言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必须分明;五言句可推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
这是不准确的 。
实际上七言第一字可以不论 。
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在多数场合下也可不论,但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中,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用仄声,则全句除韵脚平声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诗律上称作犯“孤平”,是必须避忌的 。
五言“平平平仄仄”句、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后三字有时可换成“仄平仄”,但有一个条件,即此类五言句第一字和七言句第三字不能换仄声,否则也会犯“孤平” 。
五言句第三字和七言句第五字则不可不论 。
上述五七律的声韵格律要求,同样适用于排律和小律 。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的创作实践中,都存在变例 。
在定型化过程中,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崔颢《黄鹤楼》即前半首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
近体成熟后,也有作者有意识不依常格,变动平仄规定,称为“拗体” 。
除变动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外,还着重变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平仄 。
两联都拗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称“拗律” 。
七律中有所谓“吴体”,也是一种拗律 。
杜甫以创作拗体力矫圆熟,为后人所仿效 。
还有所谓“拗救”如上句有应平而用仄,则下句中应仄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音节;也有本句中自救或拗而不救的 。
此外,由于唐代绝句实质上是截取律诗的一部分而成的,其格律要求也与律诗相同 。
因而唐代也有称绝句为律诗的,或“谓之小律诗”(清代钱良择《唐音审体》) 。
古体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
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 。
汉魏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 。
唐以后古体诗受到律诗的影响,平仄上也有了一些讲究 。
根据这一点,古体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古风,一种是入律的古风 。
纯粹的古风的平仄基本上是自由的 。
不过,唐以后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有意避免律句,於是无形中造成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并来 。
这样就使古体诗的句子有了某些特点 。
前面说过,三平调是古风专用的形式,这成为古风的特点之一 。
最后三字除了这种三平调以外,其次就是收尾於平仄平;还有比较少见的两种,收尾於仄仄仄或...
古词的格式古词的格式很多,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不能一一列举 。
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它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 。
“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
古人所谓词谱,乃是摆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 。
这里列举一些词谱,作为示例 。
忆江南(廿七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唐]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
独坐亦含嚬 。
梦江南 [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肠断白苹洲 。
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纱,或作浣纱溪)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
)浣溪沙 [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展开全部...
诗的格式怎么写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