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的诗词和谚语( 二 )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
清明节的历史来源习俗诗词农事谚语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酬答乐天“频梦”之作 。
当时元稹贬通州司马,白居易谪江州司马,一南一北,相隔数千里之遥 。
加之“山水万重”,音信不通,只有梦中相见 。
白居易多次梦见元稹,白居易写了四句诗给元稹: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不是关于清明的诗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时,万物沉睡的严冬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到处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清明景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环境和凄凉哀怨的气氛.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人们多在清明这天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那为什么要在清明节上坟扫墓呢?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於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麽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麽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清明这天还要摘采新柳,制成柳圈,戴在头上.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生来变黄狗.”其实,清明戴柳的风俗起源很早,正如清人富察敦荣的《燕京岁时记》所云:“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被拨契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趸毒.今盖师其遗意也.”杭州的清明,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记载:“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云集,樽酒担食,山家村店,享浚遨游,或张幕籍草,并鲂随波,日暮忘返.”这里描写的既是去上坟又是去春游.
有关农业的谚语和诗句农业谚语 雨水与农业 春雷响,万物长 。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
麦怕清明连夜雨 。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
处暑下雨烂谷箩 。
气温与农业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